新能源汽车就更不用说了,在合资品牌中除了大众表现较好外,其余合资品牌压根儿就没有重视起新能源汽车,丰田是如此,本田亦是如此。别看广汽本田拥有e:NP1极湃1和e:NP2极湃2两款纯电车型,以及皓影新能源、雅阁新能源两款插混产品,但广汽本田新能源车型的竞争力懂的都懂,与同价位国产新能源汽车相比完全不在一个段位。
更要命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态势只增不减,用何小鹏的话来说,2025-2027年将是中国汽车行业最卷的三年。因此,对广汽本田来讲,想要寻求破局就必须加速变革,以便在最为关键的三年闯出一片天地。
广汽本田颓势早已显露
从表面上看,广汽本田销量是在2024年突然崩塌,可实际上广汽本田如今这一局面并不是一蹴而就,从2020年销量突破80万辆的最高峰开始,广汽本田就已经在开始走下坡路。
2021年,广汽本田销量下滑到了78万辆,此时还仅是同比下滑不足为虑的3.2%;到了2022年,广汽本田销量再次同比下滑5.4%,2023年更是同比暴跌14%,直到2024年销量仅剩下47万辆左右,连续四年的销量下滑直接让广汽本田仅剩下巅峰时期的一半销量。按照目前的走势来看,如若找不到破局之法,2025年的广汽本田形势将更加严峻。
客观来讲,虽然广汽本田面临的挑战不容小觑,但也并非没有希望。在市场转型的关键时刻,广汽本田能否及时调整战略,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创新产品,将决定其未来能否重回增长轨道。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必须加大在新能源领域的投入,提升电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研发力度,并推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新能源车型。
在去年广州车展上广汽本田就发布了加速电动化事业转型的“1113”战略布局,即1个全新的电动品牌、1个全新的电动车工厂、1个纯电现地开发模式、3款以上全新电动车。全新电动品牌被命名为了“烨P”,相较于目前中国市场已有的新能源品牌而言显得拗口且不易记忆,就如同广汽本田现有的纯电动汽车e:NP1极湃1和e:NP2极湃2一样,但如果新品牌下的产品竞争力过硬,也并不是说完全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