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Purosangue被一些人认为是一款“不纯粹”的法拉利,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超跑,但从它的外观设计以及强劲的动力来看,它也不是一款妥协一切的“买菜车”,它的内部空间,也只是相对于此前的法拉利超跑车型来说还算不错,但完全谈不上宽敞。
法拉利Purosangue
因此,“像法拉利”要比“像保时捷”激进得多。因为这意味着这款车需要更加运动、更加性能,但这与家庭用户对于空间、舒适的追求背道而驰。
从YU7的外观设计,也能看出这款车的激进。这款车采用了长前舱与长“L-113”(前轮中心到前门板的距离)的设计,这种设计在电动车中其实非常少见,这也是这款车能看起来与众不同的重要原因。
电动汽车并不用在前舱内塞下巨大的发动机,因此,为了留出更多空间给乘员舱,短前舱与短L-113的设计更加合理。
另一方面,YU7对于空气动力学的追求也很高。整车采用溜背式流线型设计,并且“溜”的比较彻底,没有采用类似于小鹏G6或路特斯Eletre车身顶部的“黑色”设计,虽然那种设计能让车辆看起来更加运动的同时还减少对空间的牺牲,但对于一款更加追求纯粹运动与空气动力学的车来说是不必要的。
同时,车上的多组风道,不仅会增加制造成本,甚至也会影响车内空间。比如,YU7车灯处留有巨大的开孔,与前舱盖上方的洞组成了一组空气桥,可降低风阻,增加下压力;前翼子板的开口尺寸也在这一级别的车型当中可以说“独一无二”,它可有效帮助制动系统降温,并优化空气动力学设计。
大灯上方的镂空部分
且不谈这些设计对于车辆的操控、性能上的提升,至少看起来就会令这款车更加运动,也更加不同,在电动车中脱颖而出。
只有情绪价值?那你太天真了
只有看起来运动,而且还牺牲了部分实用性,那么注定是失败的。
YU7作为一款电动车,最不缺的便是动力。目前,小米已经申报了YU7三种动力版本。性能最强的,是搭载双电机四驱以及三元锂电池的版本,采用前220kW与后288kW电机组合,总功率达到508kW,超过SU7 Max的495kW,因此预计YU7也将进入“2秒俱乐部”。
另外两个版本,则是365kW的低功率四驱版与320kW的后驱版。总结起来,没有一款“肉车”。
要知道,尽管电动车加速都快,但2秒级的零百加速,也没到“烂大街”的级别。同时,尽管目前还不清楚YU7的驾驶体验如何,但从SU7的驾驶体验与口碑来看,小米的整体调校更加运动,车辆整体的驾控体验也十分出色。
前段时间,小米SU7 Ultra还在上海国际赛车场,以2分09秒944成绩,刷新了保时捷Taycan Turbo GT创下的纪录,成为上赛最速量产车,这也足以体现小米的确有实力。
更可怕的事,虽然这几个版本动力很强,但续航也依旧够长。
从目前公布的信息来看,后驱版续航为820km,四驱高功率三元锂版续航为760km,四驱低功率磷酸铁锂版的续航目前尚未公布,不过预计与其他版本相差不会太大。
小米的蓝海,却没人敢下
小米这两款车的直接竞品,都很少。
正如上文所说,由于家庭用户占据我国车市的绝对主导地位,并且目前“多子”家庭正不断增加,人们对于实用性更强,尺寸更大的车需求度更高。反之,像小米这样,不惜以空间、舒适为代价,追求运动与性能的并不多。会在操控与空气动力学上下功夫的,更是在同级中十分少见。
因此,运动风格的纯电动轿车与SUV,相对来说是蓝海。并且短时间内,似乎也没有其他有实力的玩家敢下到蓝海里去。
一方面,尽管小米卖“爆单”,但这片蓝海的市场规模有限。从小米未来的产品规划来看,也不排除小米在后续推出增程车或是“冰箱彩电大沙发”SUV的可能性,因此这两款车型,或是小米汽车产品线中的一部分,在未来车型丰富后,这部分可能都不是最主流。
另一方面,小米已经在这一领域抢占先机,无论是小米品牌还是雷军个人,不仅流量巨大且号召力十足。在小米已经做得不错的情况下,没有十足的把握,谁都不敢来和小米“抢生意”。
回归到YU7上来看,相比 SU7,YU7的造型更加偏向性能车,空气动力学优化更极致。并且,从保时捷、法拉利、兰博基尼这些超豪华运动品牌入局SUV的目的来看,相对于轿车或是跑车来说,SUV的实用性更强,面向的受众也就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