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AION V> AION V车身> 摘要详情

AION V避免单侧制动引起的车身抖动

AION V避免单侧制动引起的车身抖动

摘要来自:《【试驾报告】第二代广汽埃安V:当科技美学与家庭实用相遇》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试驾报告】第二代广汽埃安V:当科技美学与家庭实用相遇》的片段:

初遇第二代埃安V,最直观的冲击来自其激进的前脸设计。设计师从霸王龙化石的刚毅形态汲取灵感,以两排矩阵式大灯构成“H”形灯光结构——官方称其为“龙爪之痕”。这种几何切割的棱角与新能源车常见的流线型设计形成反差,赋予车身一种机甲战士般的硬派气质。值得留意的是灯组内侧隐藏的极光渐变纹理,当车辆解锁时,以呼吸式节奏从内向外点亮,在科技感中增添了几分温度。

车身尺寸方面,4605mm的车长与2775mm的轴距构成近似“四轮四角”的比例,配合车顶弧线下滑的倾角,在保证座舱空间的同时,将风阻系数控制在0.248Cd的低位。试驾车搭载的19英寸多辐花瓣轮毂采用双色抛铣工艺,搭配Maxxis Victra Sport 5轮胎(225/45 R19),高速行驶时胎噪抑制表现超出预期。

转向车尾,设计师显然选择了克制美学的取向。贯穿式尾灯采用纤细的隐藏式设计,尾门线条以立体折痕取代复杂的曲面变化。功能上则体现了实用性考量:后保险杠外扩形成视觉缓冲区,便于日常剐蹭后的维护;官方预留的拖车钩接口拓展出更多露营场景可能。

座舱体验

打开无边框车门,迎面而来的是一块14.6英寸的悬浮式中控屏与12.3英寸全液晶仪表的视觉组合。这套以“减法设计”为核心的内饰风格,通过暗色系皮质包裹、哑光镀铬饰条与隐藏式出风口的搭配,营造出类似数字座舱的沉浸感。物理按键被缩减至方向盘多功能区与三颗空调实体旋钮,但后者配合无极调温触控方式的引入,仍能实现盲操的人性化诉求。

对家庭用户而言,埃安V的空间系统堪称“宝藏空间设计师”。前排在中央通道下方设置6.6L的三温区储物箱,支持-15℃冷却(可存放冰淇淋)、50℃保温(婴儿奶瓶)与常温三种模式。旋钮切换时液晶面板实时显示温度,甚至支持手机APP远程操控——这一彩蛋级功能让随行摄影师直呼“卷得离谱”。后排座椅则通过抬高臀部支撑点的座椅工学优化,配合纯平地板设计,让三位成年人中长途乘坐的舒适性显著优于同级车型。

储物空间的全局配置更具巧思:双15W无线充电板采用斜坡式设计防止手机滑落;镂空悬浮岛台可实现手提包垂直放置;椅背后方的网兜升级为双层弹性布帘结构,开口兼容常见平板电脑尺寸。唯一争议点在于门板储物槽深度偏浅,对1.5L饮料瓶的固定稍显吃力。

动态感知

当我们按下怀挡式电子挡杆驶入主干道,这台单电机驱动(最大功率165kW/224Ps、扭矩240N·m)的SUV展现出老练的调校功底。初段动力输出被设定为线性增长模式,区别于部分电动车突兀的“点头效应”,更适合城市拥堵路况下的细腻控制。即使在SPORT模式下,7.9秒的0-100km/h加速表现也更偏向于从容而非暴躁,高速超车时动力储备充足却缺乏肾上腺素飙升的刺激感。

悬架系统采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结构,调校取向明显偏重舒适性。通过减速带时对垂直震动的两段式过滤(首层化解冲击,次层抑制余波)相当得体,但弯道中后段的侧倾支撑稍显不足,连续变线时需更加专注方向修正。这一特性配合力度适中的转向回馈,让其更胜任家庭日常代步场景而非激烈驾驶。

让我们感到惊喜的是制动系统的细腻标定。当进入单踏板模式时,动力回收的介入并不像特斯拉般“一松即刹”,而是以类似燃油车滑行的低阻力状态过渡,仅在下坡路段加大回收力度。若切换到强回收模式,系统会通过EPS联动自动补偿方向修正,避免单侧制动引起的车身抖动。

CopyRight © 2000-2025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