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广汽丰田的主动下探,东风本田则选择坚守定位,以25.99万元起上市了中型SUV级别的S7。
在“两田”相继出手以后,剩下的日产继续按住不表,只透露了N7将落子在20万元以内。
不难看出,日系三强分别选择了不同级别市场来发力,试图以合力之势来对30万以下的主流竞品形成包夹。
日系车,能打赢这场反击战吗?
据统计,去年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销量达到655.5万辆,同比增长47.5%。
至于主流合资新能源车销量只有40万辆出头,不到自主品牌的十分之一。
这样两相对比下,合资市场份额的失势显然不可避免。
其中,日系车在华份额已连续4年下跌,从2021年的22.6%跌到了去年的13.7%。
4年间近乎腰斩的销量表现,已然说明了日系车在华的地位不再。
日系车的下坠,到了2025年仍未看见想要拐头的迹象。
2月日产在华卖出3.2万辆,同比下滑25%,环比则再跌了31%。
至于本田亦不好过,前两个月累计销量下滑30%,跌势依旧惊人。
相对好的是,丰田开始拿出了提振人心的表现,2月销量同比增长15%至9.6万辆,勉强保住了日系车的颜面。
只是这样仅靠老大哥撑场面的做法,对于整个日系车下滑势头的抑制也是于事无补。
之所以丰田能在2月取得不俗成绩,这当中离不开它下的决心。
从春节回来以后,广汽丰田率先打出一口价政策,针对热销车型提出了最高4.4万元的降价幅度。
合资品牌主动打破溢价围墙,不再对降价措施藏着掖着,如此转变多少说明了其下场参与价格战的态度。
在此基础上,广汽丰田还准备好了另一大招——10.98万起售的铂智3X。
广汽丰田,要舍命陪君子了。
从去年底亮相开始,铂智3X就抛出了“预售10万元起”的主张。
可以说,广汽丰田早有计划要抛出一枚价格炸弹。
作为参照,定位高一级的铂智4X取以17.98万起,起售价较之铂智3X足足高了7万元。
这样的定价区隔,除了考虑到级别划分以外,作为铂智系列的第二款车,广汽丰田大概也不想在3X身上继续打水漂。
更重要的是,铂智3X敢如此定价的支撑缘由,还在于它跟换代埃安V互为姊妹车的身份。
换言之,广汽丰田要借中国产业链之力来完成反击了。
面对新能源车带来的市场格局重塑,不久前广汽丰田执行副总经理文大力就曾给出了回应。
他坦承,过去没想到国内汽车市场变化这么快,导致产品布局赶不上市场的快速变化,继而造成了当下的被动局面。
「如果我们还不快速成长、改革的话,这家公司可能也会有危险。」
文大力指出,原本并没有铂智3X的开发计划,但在和丰田沟通后,才有了这款车的出现。
「过去的产品是拿来主义、外方输入,现在则是联合开发。」
「铂智3X是我们和丰田、广汽联合开发的第一款车,三电、智能化都是现地研发,用我们认为现在中国最先进的技术,再加上了丰田多年积累的对汽车的认知和品质要求。」
如此看来,广汽丰田选择在铂智3X身上押宝了。
事实上,铂智3X也不完全是丰田和广汽之间首款合作开发的车型。
在过去面对双积分的要求下,埃安S一度也被换标成广汽丰田iA5,以帮助企业积攒更多积分。
来到当下,中日双方的合作已拓展出了更多深度,例如铂智3X换上了丰田全球车型家族的设计面貌,以注入更多丰田基因。
此外,广汽丰田也愿意对该车的竞争力进行加码,“14万级带激光雷达的高阶智驾车”,正是非铂智3X莫属。
值得一提的是,在同为Momenta智驾方案和配备激光雷达之下,埃安V激光雷达版要卖到16.98万起,反之铂智3X则只要14.98万起。
不难看出,中方作出了一定的让步,而日方也放下了对价格等级的执念,双方都想合力给铂智3X的热销作出铺路。
联想到广汽集团发布的2024年度业绩预告,当中透露由于销量下滑,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亿元到12亿元,同比减幅高达72.91%到81.94%。
显然,如今埃安和广汽丰田都已是同一条绳上的蚂蚱,这也不难解释双方在铂智3X身上取得合作突破的原因。
唯有破釜沉舟,才是自我救赎的最佳途径。
在铂智3X上市以后,官方说到新车1小时便做到了订单破万,直接导致服务器工作崩溃。
一时间,广汽丰田似乎成功找到了大卖的钥匙。
有意思的是,一边是广汽丰田走低价路线、摆出大卖姿态,另一边则是东风本田坚持走中高端路线,以25.99万起售价上市了中型SUV定位的S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