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大众ID.3> 大众ID.3纯电> 摘要详情

大众ID.3对于早就选择聚焦纯电路线的大众集团来说

大众ID.3对于早就选择聚焦纯电路线的大众集团来说

摘要来自:《南北大众,开始专为中国造车》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南北大众,开始专为中国造车》的片段:

在去年上汽大众发布的新车规划中曾经提到,15款新车中包括8款纯电车型、3款插混车型和2款增程车型。

这次一汽-大众透露的信息更为详尽——不仅明确了未来新增的11款车型,包括6款纯电动车型、2款插电式混动车型、2款增程式车型及1款燃油车型;而且使用哪些平台也进行了说明。

在6款纯电车型中,除即将在2026年上市的捷达品牌首款纯电车型外,其余5款全部基于大众集团的电动平台打造——其中MEB平台1款、CMP平台2款、还未公布名称的“未来先进平台”2款。同时在电子电气架构方面,这5款车型也将统一采用大众针对中国市场打造的CEA架构——没错,正是大众与小鹏合作的那个。

从造车平台到电子电气架构全都来自于大众集团,如此看来,依然是大众在产品打造中占据主导。那么合资公司的主导权体现在哪里?

一汽-大众特意提到了两个点。一个是“首款捷达品牌纯电车型将搭载一汽-大众SOA电子电气架构”;而另一个则是明确提到“在混动动力总成的合作开发过程中,一汽-大众将发挥主导作用”。

换句话说,这可能意味着大众品牌的纯电产品依然由大众方面主导,而混动则更多放权给一汽-大众自主研发

的确,对于早就选择聚焦纯电路线的大众集团来说,在混动上的技术优势并不明显。此前一汽-大众GTE车型使用的P2混动,其实是一套基于传统燃油车变速箱改造而来的混动结构。不管是在燃油经济性、纯电续航还是制造成本上,都并不适合中国市场。

去年,上汽大众方面曾有消息传出,未来他们的混动车型将采用上汽集团的技术。一汽集团的混动技术虽然讲得不多,但一汽-大众本身已经建立了一个全自研的混动中心。从发布的数据来看,其自研的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可以达到47%——这是一个可以比肩目前市面上所有混动发动机产品的数据。

至于捷达品牌,首款纯电车型就用上了一汽-大众自研的SOA电子电气架构,可见一汽-大众在这个原本就针对中国市场的品牌上拿到了更多主导权。这无疑是一举多得的一步,不仅可以加快捷达的转型速度,也解决了过去几年大众总部对这个小品牌资源支持不足的问题。

按照此次发布的信息,捷达的这款纯电车型将于2026年上市。而从此前的消息来看,早在去年11月份时,这款车型的样车就已经正式下线,目前处于测试阶段。

甚至除了这款车型,捷达的第二款新能源车也已经规划完毕,正在研发过程中。这是一款SUV,将搭载一汽-大众自研的混动模块,推出纯电和混动两种能源形式。

02 降本,大众的最大杀手锏

与捷达采用一汽-大众的自研平台不同,整理一汽-大众其他几款新能源车型的情况不难发现,一汽-大众2026年即将上市的下一波新能源车型,大部分将采用CMP平台。

一汽-大众未来10款新能源车型技术情况

作为大众针对中国市场打造的全新A级电动平台,CMP衍生自大众现有的MEB平台。此前外界一直认为,这一平台只支持纯电,如今来看它已经拓展成为一个跨越纯电和插混的整车平台。而这一平台旗下的车型除了将采用前轮驱动、全新的电驱系统以及全新的动力电池之外,最大的特点和优势,主要在于可以提高研发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CopyRight © 2000-2025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