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ON方面,推出了AION UT,主打精品电动车市场,去年上市的RT、V霸王龙,在15万以内电动车市场排兵布阵。
无论是从设计、定位、定价还是营销来看,AION都充满了未来的希望感。
传祺方面,全新传祺向往S7立足20万新能源SUV市场,配合着MPV序列,成功在新能源赛道中,冲破中国品牌的均价天花板。
无论是均价、口碑、产品力还是市场认可度,传祺正在稳扎稳打的成为高端市场的一份子。
AION和传祺,背后是广汽研究院、Momenta的智驾方案、成熟的采购体系在做支撑,加之两大品牌对现有环境、竞争市场的精准认知,采取的调整很及时。
尤其是即将上市的传祺向往S7,作为一台大尺寸新能源SUV,无论是动力系统、用料、设计、定位还是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作为一台家用车,其填补了广汽集团自主板块的一大空白。
相比于AION和传祺,广汽集团一个较大的心头肉就是昊铂,从最早的GT、HT到今天的HL,昊铂品牌最大的问题就是一直在摸索自己的定位。
去年一年,昊铂全品牌销量1.7万余。
这还是建立在GT、HT两款车型崩盘的基础上完成的成绩,终端方面,HT入门车型的价格已经低至15万左右,新车价格65折销售。GT车型的终端价格在14万左右,终端折扣在7折左右。
巨大的价格让步,并没有换来销量的增长。
核心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截止到目前,昊铂并没有全面的市场化,品牌认知度较低,且在三年前的市场环境中,昊铂定位高端。
但过去三年,中国电动化市场的震荡明显,高端市场规则重塑。
一个是竞争者增多,互联网玩法加入,小米、华为、理想、小鹏企业以“科技立足”的态度入侵市场,带来了完全不一样的产品。
另一个,电车的制造成本降低,电池包、电机等部件的采购成本下调,高端车的竞争激烈,价格下调明显。
在这个动荡的市场中,不少产品被迫调整,昊铂就是在这个新规则中最受伤的品牌,其本身的高端定位就是自我定义。
市场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认可,即便是在HT、GT车型的入门版本价格集体下落到15万的今天,市场仍然不买单的原因就在于此。
昨晚,昊铂HL上市,定价大胆的放在了30万区间,这对于一个还没有完全被市场接受的品牌来说,非常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