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小鹏MONA M03> 小鹏MONA M03驾驶> 摘要详情

小鹏MONA M03何小鹏也给出2025年的预期:今年下半年小鹏

小鹏MONA M03何小鹏也给出2025年的预期:今年下半年小鹏

摘要来自:《小鹏汽车:等到“春暖花开”》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小鹏汽车:等到“春暖花开”》的片段:

有了足够底气,小鹏汽车还上调了2025年销量目标,并计划在今年推出多款新品,且在下半年抢发L3自动驾驶技术,明年量产L4车型。

 

销量“为王”

 

小鹏活了,也更火了。

先看一组数据:2025开年,理想发布的新势力销量第1周榜单上,登顶的是小鹏,一举终结了理想连续36周的新势力销冠记录。

今年1月到2月,小鹏已经累计交付新车6.08万辆,同比增长375%,稳稳占据着国内新造车品牌头把交椅。

 


 

而销量的增长,得益于“连续爆款”的出现:先是小鹏MONA M03打头阵,上市后连续两个月交付破万,紧接着小鹏 P7+接过了小鹏MONA M03 的爆款接力棒。两款车在去年年底及今年年初多次助力小鹏汽车销量猛增,成为小鹏汽车月销三四万的主要支撑车型。

对于小鹏汽车的“爆单”逻辑,其实也不难解释:通过高性价比车型快速抢占10万-20万元主流市场,同时以智能化标签建立差异化。

众所周知,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智驾二字的“含金量”并不低。过去小鹏的高阶智驾搭载的车型售价在20万-30万,其他玩家甚至在30万元以上,而此次主打性价比的MONA M03与P7+,首次将行业一线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功能带到了10-20万价位段,弥补了此前市场的空白,切中了当下中低端主流C端市场的需求,也让小鹏汽车在日益严峻的竞争中得以喘息。

 


 

上述两款产品,让小鹏汽车爬出了低谷。

而如今,小鹏汽车又将爆款车型的成功逻辑复制到其他车型上。

上周,2025款小鹏G6和G9上市。这两款被业内视为“回炉重造”的车型,最本质的变化就是“增配降价”,即全系标配5C超充AI电池和图灵AI智驾,全面应用端到端大模型,不选装、不订阅、不付费,交付即享“车位到车位”。

同时,还给到了用户无法拒绝的价格。新款G6全系价格下探至20万元以内,远低于老款19.99万-27.99万元的指导价。G9的降价更“实在”,起步价仅为24.88万元,即便最高配都不如老款G9的起步价高。

何小鹏在发布会上也再次自信宣告:“小鹏要引领行业走进全系5C超快充时代,把曾经40万、50万级别才用的技术下放到20万、30万的区间。”

而降价增配的操作,最终也让G6、G9在2025年的春天再“火了一把”。

据扉旅汽车获悉,发布会后7分钟,新款G6的大定超过了5000台,而在发布会后45分钟,新款G9的大定超过了3000台。这样的成绩,追平了此前小鹏MONA M03和P7+的大定速度。

基于此,在今年一季度,小鹏也给出了9.1万-9.3万辆的销售指引,营收在150亿元-157亿元之间,在销售淡季依旧保住了销量势头。

 

“进击”之战

 

“成立十年,小鹏目前离KTV还远,仍然站在ICU门口。”

尽管何小鹏话术中透露着自谦,但却也真实反馈着当下市场中的残酷。

 


 

在过去的两年,小鹏汽车经历了漫长的“自我重建”之路。尽管当下,以价换量已经取得阶段性成功,但市场对小鹏走入低价区间、可能出现的毛利下滑,亦有不少担忧。

数据显示,随着小鹏低价路线展开,当下小鹏单车价格,已经从2024年一季度的25.4万元降到四季度的16万。作为对比,理想汽车2024年单车均价约28.8万元,蔚来汽车2024年单车成交价约34.2万元。

单价下滑之下,经营承压同样巨大,2024年小鹏汽车净亏损57.9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103.8亿虽大幅收窄,不过,从2018年至2024年,小鹏汽车已累计亏损近400亿,从未实现盈利。

 


 

事实上,小鹏汽车已然意识到单一低价路线的风险。

这次财报会上,何小鹏谈到,到2026年底,小鹏将会在横跨10万元到50万元价格带,从紧凑型到大型各个主流的细分市场形成更完整的产品布局。

他表示,接下来包括小鹏MONA M03、G7、X9等分别会迎来Max版本的换新、上市或改款,形成的强劲产品组合,全面覆盖从年轻用户、家庭用户、品质升级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今年下半年,我们还计划交付多款新品,包含纯电以及鲲鹏超级电动产品。我们绝大部分车型将支持一车双能,通过超级电动产品大幅度地扩展我们的可达市场规模。”

 


 

而产品之外,小鹏未来还将以“三条增长曲线”全力竞速AI赛道:一是AI+汽车,二是全球化,三是去跟人形机器人和汽车产业更深度的融合。

众所周知,近年来小鹏在AI方面的实力一直走在前列,技术驱动也是小鹏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标签。对于AI汽车领域的竞争关键,何小鹏指向深度的全栈自研能力。为此,小鹏汽车将以AI强算力作为数据引擎,整合软件和硬件研发,在体验高度和优化速度上与采用传统研发模式的企业拉开差距。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何小鹏也给出2025年的预期:今年下半年小鹏汽车将有望在中国率先实现L3级智能驾驶软件能力与体验,推动AI汽车快速进入“iPhone4时代”。到2026年将规模量产支持L4低速场景无人驾驶车型。 同时提到,今年小鹏汽车将量产自研图灵芯片,将会同时应用于汽车、飞行汽车和人形机器人,支持全球化全场景快速部署。

CopyRight © 2000-2025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