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2024全年总销量217.7万辆,并以2%的销量增长、34%的营收扩张和213%的净利润暴涨,构成了有点反常识的商业模式。吉利汽车之所以能跑这么快,是如何做到的呢?我觉得主要是靠这三招儿。
首先去年吉利汽车的新能源家族,的确已经成为了家族矩阵当中的有力增长点,全年88.8万辆的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92%,增长势头很猛。而且继2024年9月《台州宣言》发布后,吉利启动新一轮战略架构调整,极氪与领克完成合并,成立了极氪科技集团;银河系列升格为独立品牌。其中,银河品牌主攻20万元以下主流市场,而极氪和领克则以双旗舰组合,主攻中高端市场,三大品牌将合力实现市场全覆盖。
去年以来,吉利的新能源车可以用多点开花的态势来形容,其中极氪品牌在全年销量22.21万辆,同比增长87%,与此前定下的年销23万辆目标,目标完成率为96.5%,据悉极氪品牌今年将挑战32万辆的年销目标;领克品牌年度销量 28 万台,同比增长近 30%,旗下新能源车占比已经超58%,EM-P车型成为了重要销量支撑;吉利银河作为新能源领域的主力军,全年累计销量突破49万辆,同比增长80%。
其次就是技术平权,技术沉淀始终是吉利应对产业变革的基石。当行业热议"软件定义汽车"时,吉利早已在硬件底层架构领域布下重兵。耗时五年投入180亿元打造的SEA浩瀚架构,不仅实现了硬件层的高度集成化,更预留了足够的算力冗余。
在动力电池领域,吉利通过威睿能源实现了从电芯到Pack再到Demo的验证同步,最终成功实现磷酸铁锂(LFP)电池充电速度超过三元锂电池的成绩,威睿目前已拥有发明专利近700项,涵盖电芯、模组、PACK、BMS、电机电控、储能产品等核心技术。
更值得关注的是,吉利并未将技术突破局限于单一领域,而是构建了涵盖智能驾驶、车联网、能源服务的立体技术矩阵。亿咖通科技研发的龍鷹一号芯片采用7nm制程,这种将核心算力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策略,确保了智能化演进的主导权。
去年底上市的,银河星舰7 EM-i也是重要看点,新车的动力系统启用了全新“打开思路”,在保证日常驾驶维度动力够用的前提之下,燃油经济性也更好了,这也是这套EM-i电混的核心亮点之一。新车此次可以实现百公里亏电油耗3.75升的水平,另外根据不同的配置版本分别提供了8.5kWh以及19.09kWh磷酸铁锂电池组,CLTC纯电续航55公里和120公里,CLTC综合续航里程1355公里以及1420公里。
在价格战打得惨烈的2024年,吉利汽车却从2023年的15.3%提升至15.9%,毛利总额实现382亿元的历史性突破。其中的秘密就在于吉利汽车掌握着大量核心技术,例如浩瀚架构、雷神电混以及800V高压平台、电池、芯片等等,实现了核心技术的深度自研与垂直整合。
此外,吉利汽车全球化布局,也为其开辟了第二增长曲线,去年全年吉利汽车海外累计销量41.45万辆,同比增长超57%,超额完成了年销38万辆目标,成为集团的重要支撑以及营收净利润的重要增长极,并且在2025年,吉利汽车计划继续加大海外网点投入,从891家扩大到1100家。
2024年,不仅是吉利汽车在销量以及营业利润上的丰收年,也是在企业转型、产品升级,以及全球化市场布局上的飞跃,为今年的持续增长夯实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