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到2025年底,奇瑞将有30余款车型搭载猎鹰智驾,覆盖奇瑞全品牌全系车型,涵盖燃油、混动、增程、纯电全动力形式,此次对燃油车的重视,是之前一些品牌所不具备的,要知道目前市场上依旧存在大量的燃油车用户,但是智能化的缺失是目前的一大痛点。
最后一点,除了在国内布局智驾产品之外,出海一直是奇瑞的拿手项目,同时也是目前其相对于大部分竞品之间独有的差异化优势。目前奇瑞是自主品牌当中出口量最大的一个品牌,2024年出口总量114.46万辆,同比增长21.4%,占其总销量的43.96%,并且在全球范围内业务覆盖超110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总销量超1300万。
这是一个很庞大的海外用户基础,同时也是智能化技术普及的根基,并且在这么多年,奇瑞需要提升品牌力的建设,那么后续在量的基础上,智能化很有可能成为助其提升“质”的关键要素。
至此,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认为,未来奇瑞的目标不仅仅是把智能化作为未来吃饭的根本,其野心远不止于此,现在其打出的这几张牌相对于其他品牌在发布智能化战略之时,其实是有比较大的差异化,尤其是在产品的广度和后续市场覆盖范围两方面,相较于“吃这碗饭”,其更像是想要成为“做这碗饭”的规则制定者。
#“后来者”的抢滩登陆#
仔细数数,在奇瑞发布智能化战略之前,已经有不下五六家车企率先召开了智能化战略的发布会,按先后顺序,长安、比亚迪、吉利等品牌已经抢占了这一热门话题的制高点,不过看看各家主推的内容,奇瑞来得晚,但是并不慌。
为什么这么说?首先,价格这一不能忽略的重要参考因素,从万元起步,再到十几万的主销区间,各家车企的智能战略都瞄准这一区间开炮,这是走量的价格区间,是大部分消费者选择的区间,这同时也是奇瑞所在的舒适区间。
在6-15万价格区间当中,涵盖了奇瑞多款主销车型,包括小蚂蚁、瑞虎8、瑞虎9、艾瑞泽8等产品,在后续赋予智能化技术之后,这些家用产品的含金量便会逐渐提升,而且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这个价格有没有这些配置”这一问题尤为重要,就目前卷价格的国内市场,不管怎么推新技术,价格仍然是能直戳消费者心窝的核心痛点。
其次,覆盖燃油与新能源的真正平权,之前很多车企都讲出了智驾平权这件事,但是是否真正做到了平权?显然不是。
现在很多智能化配置会优先放在电动化车型上面,这背后的原因无非是电动化平台能够在短时间内造出来,而燃油车的底层设计要更加复杂,没办法在短时间焕新,这也就导致一个误区,使得很多消费者认为燃油车与智能化之间无法建立起联系,也就给其打上了一个“落后”的标签。
与此同时,燃油车市场在新能源面前是否已经被压缩殆尽?这一点奇瑞自身的业绩就能说明问题,除了近两年奇瑞的新能源转型之外,其一直是以燃油车作为主营业务,那么就这样一个发展模式,在新能源转型交替的浪潮当中实现了逆势增长,营收同比超50%,净利润突破132亿元。
所以说,不管是新能源还是燃油车,智能化这条发展路径其实是不受能源类型所左右的发展趋势,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更多的产品加入到智驾的体系,对于其自身的发展也是百利无一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