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哈弗枭龙MAX上市

易车知识库 哈弗枭龙MAX

187条内容

进入知识库

车动态

关注

全新2025款坦克300日前刚完成上市,售价区间来到了19.98万-24.98万元,这次主要是增加了一款24.98万的Hi4-T版和一款柴油版,售价23.48万元,新车上市24小时订单量超19683辆,有点东西啊。

而与此同时,同为长城集团旗下的全新二代哈弗MAX也正式迎来首发亮相,新车也将会出现在刚刚开幕的2025海南车展上,并且预计最快上半年就能上市

展开查看更多

帮你淘车

关注

哈弗品牌再次推出新能源汽车矩阵,其中哈弗系列于5月15日正式上市,售价13.98-17.98万元,重新定义了新能源SUV的价值标杆。这款新车在价格、技术和设计等各个方面都给汽车行业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哈弗系列的推出再次彰显了哈弗在新能源SUV领域的王者地位。“全新战略+全新技术”,哈弗全力冲击新能源赛道。

哈弗品牌着眼于五大新举措:全新的序列战略车型、独立的哈弗新能源销售网络、未来感、科技感、时尚感的全新造型设计、包括Hi4智能四驱电混技术等在内的前沿技术,以及2023年将推出的10款新车型,其中80%为新能源车型

。技术研发投入一直是长城汽车及哈弗品牌的底气所在。长城汽车在2022年的研发投入达到了121.81亿,同比增长34.34%,并计划在2025年累计研发投入达到1000亿元。

在新能源领域,长城汽车拥有众多专利,构筑起了牢固的技术壁垒。

此次全新上市哈弗MAX在技术维度表现出色,诸如咖啡智驾、全新一代Coffee OS智能座舱系统、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等,为用户提供更智能、更安全的驾驶体验。

展开查看更多

擎商

关注

5月15日,这两款车型正式上市了,指导价为13.98万-15.68万 ,MAX 售价为15.98万-17.98万。

f7d3a7e0b2612fc1f2f88ad4d3d1c1a

展开查看更多

车秀小咖

关注

吉利银河L7在今年8月份的销量为11117辆,上市第二个月销量突破万辆大关,并且销量仍在稳步上升。

展开查看更多

天和汽车科学岛

关注

上市以来的前三个月都在快速增长,第四个月有回落,八月的销量还没有确认;不过MAX在中端中型插电混动SUV里并不算冷门,只是两驱版的销量确实比较低。然而这也是预料之中的结果,因为的价格和四驱的MAX悬殊很小,而SUV车型又需要四驱带来一定的越野能力,所以这台车的存在就是衬托MAX的竞争力,这台车是有存在意义的。

所以不论是关于MAX的停产传闻还是的停产传闻,目前看来都没有道理,两驱版本就不是为了走量而推出,依稀记得有长城汽车会高管在系列上市之后讲过不为走量。

哈弗系列下阶段最有看点的也不是MAX,而是哈弗,这台车带有尾门后挂备胎,车身方方正正,后桥有差速锁,是一台具备轻越野能力的SUV。一旦这台车上市哈弗系列的产品线也才算初具雏形,后期要做的是不断完善每款车。哈弗品牌的规划是到2024年实现主力车型的全部“Hi4化”,也就是全部都会搭载这套插电混动四驱平台;所以现阶段还不能做出准确的预测和评论,到2024年才是哈弗品牌产品线重塑的关键周期。

展开查看更多

驾仕派

关注

上市/换代时间:5月15日上市

在主流家用市场,如果说行业里有让几乎所有车企都感到压力和紧张的“公敌”,那么轿车类别无疑是秦PLUS DM-i,而SUV类别就是宋PLUS DM-i了。

自宋PLUS DM-i成月销2、3万辆的爆款后,其它自主厂商都很快推出了相应的对标车型,例如吉利的星越L Hi·X,哈弗的H6 PHEV,长安的UNI-K iDD,以及奇瑞的瑞虎8鲲鹏e+等等,它们有着和宋PLUS DM-i相似的定价、尺寸,各自混动系统的性能也可圈可点,但是销量层面,这些车型无一例外都只有宋PLUS DM-i的零头……的零头。

技术储备方面,起码吉利和长城,是具备在混动领域与DM-i进行竞争的潜力的,而在涵盖设计、质感、操控、性能等整体造车层面,它们甚至更是具备优势的。这个状态意味着,其它自主厂商是不可能将市场拱手让给比亚迪混动系列的,只是在这个领域,它们需要进一步加码。既然基于现有车型的混动版效果不佳,那就干脆直接开辟新的系列、甚至新的品牌。


系列是哈弗品牌对标DM-i系列的全新阵容,已经上市的两款车,对标宋Pro DM-i,体量更大的宋PLUS DM-i,则交给了MAX。5月中旬上市后,MAX交出了第一个完整销量月份的成绩——6月上险量4092辆。

对于这个成绩,基于不同视角,会有完全不同的结论。和此前哈弗的PHEV车型相比,MAX可以说实现了量级的突破;而和它的对手宋PLUS DM-i相比,后者6月上险量24496辆,零头就盖过了MAX

从产品力来讲,MAX在价格上并没多少优势,但是它全系标配的基于Hi4布局的四驱系统,以及明显大一圈的车身尺寸,对于不那么坚定的宋PLUS DM-i的潜在客户,确实有着明确的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6月份宋PLUS DM-i的销量依然很强,但对比之前几个月,它从3月份的3.17万辆,环比已经连续下滑了3个月,也正是MAX上市的5月份,宋PLUS DM-i跌破了3万辆。

当然,宋PLUS DM-i在6月进一步下跌到2.4万辆,背后或许还有另一个角色的功劳——就是吉利的银河L7。

不过,6月19日宋PLUS DM-i推出降价增配的冠军版,它对当月销量的影响到底是不是正面的,目前还不好说。如果接下来7月份宋PLUS DM-i的销量依然在2.5万辆以内,那么基本可以确认,MAX和银河L7,甚至长安的深蓝S7增程版等车型是真的让比亚迪感受到压力了。

吉利银河L7

6月份上险量:4320辆

上市/换代时间:5月31日上市

赶在5月底上市的吉利银河L7,6月份也是其第一个完整销量月。和MAX相比,它对宋PLUS DM-i的对标要更直接,因为银河L7没有像MAX那样的更大尺寸和全系标配四驱的优势,它的路线非常明确,就是价格死死咬住竞品,并在各个方面都做到更好。

这个“更好”有什么具体体现呢?浅层面就是更为激进的外观和内饰,让其更有新能源车的气质,而配备的副驾娱乐屏、零重力座椅这类新潮配置,都是宋PLUS DM-i所不具备的。

深层面的话,则体现在吉利这套3挡 DHT混动系统,有着更强的高速动力优势,而在转向、底盘、整体操控层面,eCMA架构的优势也被体现出来,机械素质明显是比宋PLUS DM-i更强的。

整体来讲,如果不是“新能源车必买比亚迪”的话,宋PLUS DM-i和银河L7之间,应该还是有不少人会把票转投给后者的。巧合的是,银河L7首月销量成绩和MAX非常相近,6月上险量4320辆,这也符合两款车型各自产品竞争力的表现。

接下来的重点是,银河L7和MAX这种认真杀入混动领域的产品,到底能不能真正动摇比亚迪的主导优势——如果它们的销量能有进一步增长,且随着深蓝S7这种增程路线的产品加入,主流混动/增程的新能源市场,才真正进入了正常的竞争态势。而新一轮的行业内卷,也将正式展开。

魏牌蓝山DHT-PHEV

6月份上险量:4720辆

上市/换代时间:4月13日上市

5月份蓝山DHT-PHEV上险量达到2794辆,我还怀疑这个数字背后是否有厂商支持的水分,而6月份4720辆的成绩,就彻底打消了我的疑虑。从某个角度讲,它算得上这两年最出乎我意料的一款车。

4720辆是什么概念呢?魏牌当月总销量5868辆,蓝山一款车占比达到80%,这个比例本身就足够夸张,而更奇葩的是,它是魏牌当前最贵的车型,而20万内的拿铁、摩卡、玛奇朵等车型,加到一起不到2000辆。

横向对比,领克09 PHEV的定位比较接近,领克品牌整体的销量比魏牌强很多,但领克09 PHEV迄今为止最好的成绩,是1697辆,近半年月销已经不到1千辆。

正是这种纵向和横向的对比,让蓝山如今接近5千辆的销量显得有些匪夷所思。产品力方面,蓝山四驱版本指导价30.88万,和同类标杆车型的理想L8的入门版相比,只便宜了3万元,考虑到魏牌在新能源市场号召力,如此接近的定价,似乎很难说服足够的消费者去选择它。

非要以马后炮的角度找原因,那么可能一方面市场对中大型三排座新能源SUV确实有足够的需求,另一方面或许也有觉得理想L8/L9太贵的人,发现蓝山各方面也不差,就转化了过来。

不管怎样,几乎陷入绝境的魏牌,终于在蓝山这款车上实现了突破,除此之外,市场也看到了人们对30万级中大型三排座新能源SUV的需求潜力。如果蓝山的成绩能持续、甚至进一步增长,那么各家车企的下一步重心,或许也很快就会跟进。

理想L7


6月份上险量:12345辆

上市/换代时间:2023年3月开始交付

3月开始交付、4月上险量破万,之后的5、6月份,理想L7又保持了小幅而稳定的增长,6月份的销量数字形成了12345的“顺子”。这个月蔚来依靠新ES6重回万辆规模,但看到总销量不及理想L7一款车,内心应该还是很难真正开心起来。

而理想在6月份更重要的突破,是品牌层面月销量终于突破了3万辆,这距它在去年底突破2万辆,刚好用了半年时间。而和这个销量突破相比更让人振奋的是,理想L8、L9的销量又实现了回升,L8是9822辆、L9是8464辆。

这意味着理想打破了很多新品牌面临的一大困境,就是由于车型相似、受众局限,导致新上产品对现有车型造成蚕食,总销量无法随着产品拓展而增加。相比蔚来和小鹏,理想三款SUV的相似度明显要高得多,即便如此,这三款车却各自实现了万辆左右的规模。

理想下一步的重点,将投向MPV的领域,这种“沙发大彩电”的路线为什么能这么火,增程路线的潜力到底有多大,也值得其它厂商更深入地评估一下了。

马自达CX-50

6月上险量:1718辆

上市/换代时间:5月25日上市

到了2023年,处于三线边缘地位的传统合资品牌,基本都拿出了自己压低售价、破釜沉舟的重磅产品,而这种姿态如果仍换不来销量的话,合资品牌的新一轮退市,就难以避免了。

自2022年开始,马自达的整体月销量就基本跌到万辆以下,除了昂克赛拉、CX-4之外,其余车型全部都陷入月销三位数的状态——5月下旬上市的全新车型CX-50,就成了决定其未来的关键产品。

可惜的是,在6月这个完整销量月份,CX-50只售出了1700多辆,起售价16万、顶配20万,标配L2级驾驶辅助,这个定价对马自达来说无疑已经给出了最大的诚意,但即便是刚刚上市时,这款车也没能吸引到多少关注,很快就被淹没在了一系列的新能源车型中。

展开查看更多

autocarweekly

关注

长城家的新扛把子,哈弗系列里的新王牌,5月份在北京亚运村高调上市上市发布会我去参加的,办的那叫一个隆重轰动,当场说自己要做每个时代最好的SUV。

展开查看更多

汽车头条V

关注

不久前,长城汽车发布了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聚合三动力源双轴分布、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机电耦合传动系统,配合新能源全场景高阶驾驶需求设计,实现了“四驱的体验、两驱的价格,四驱的性能、两驱的能耗”。该技术不仅将首搭近期上市的全新哈弗新能源车型,还将在2024年普及到全系新能源产品。

http://cools.qctt.cn/1680252902203.png

在智能化方面,长城汽车智慧底盘融合了线控转向、线控制动、CTC、一体化压铸铝车身等核心技术;智能座舱技术则具备全栈软硬件自研能力,更高算力的V4座舱平台;智能驾驶技术更是具备从感知硬件到计算平台的全域自研能力。

据介绍,长城汽车用户的辅助驾驶行驶里程突破了3600万公里,自动驾驶数据智能体系的学习时长超过了50万小时,虚拟驾龄相当于人类驾驶6.2万年。

在技术的加持下,长城汽车试图构建多产品矩阵,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今年2月27日上市哈弗二代大狗,凭借越野基因为用户带来了“可城、可野、可电”的全场景出行体验。接下来,哈弗新能源序列——序列的重磅车型MAX,魏牌蓝山DHT-PHEV也将于近期上市

展开查看更多

邢车博士

关注

3月30日,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1633.SH,02333.HK;以下简称长城汽车)发布2022年年报。2022年,长城汽车营业总收入1373.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66亿元,同比增长22.90%;全年销量106.17万辆,智能化车型渗透率达到86.17%,2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占比增至15.27%,单车平均售价达到12.94万元,同比增长21.47%。

2022年,长城汽车不断加速智能新能源推进步伐,深挖产品活性与市场动能,保持了良性可持续的财务状况。并在新能源、智能化、全球化,以及体系变革方面取得加速进展。2023年,公司将继续以技术为基,以全球发展为翼,坚持“长城智能新能源 更省更远更安全”的新能源宣言,让良心造车回归本质,让诚信造车回归本质,让核心技术引领造车回归本质,让科技实现平权。

长城汽车在智能产业和新能源革命的大市场背景下,持续加强科技创新,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121.81亿元,同比增长34.34%,占营业总收入比例达8.87%,不断强化技术研发能力,以技术创新夯实企业根基,助推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2022年,长城汽车专利公开量、授权量再创新高。专利公开量达6042份,同比增长62.86%,蝉联中国民营车企第一;专利授权量达4652份,同比增长42.87%,位居在华车企第一。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专利公开量和授权量分别为1966份、1650份,分别同比增长51.11%和80.53%,均蝉联在华车企第一。

长城汽车作为中国唯一、世界唯二完成了能源、智能化两大领域扁平化、网络化、去中心化的全产业链布局的车企,已经建立起多物种相互作用并持续进化的森林生态体系,形成了完备的产业布局,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和组织体系高效协同。

在新能源领域,长城汽车确立了混动、纯电、氢能三轨并行,多条技术路线并举的发展策略,已经构建了业内领先的“光伏+分布式储能+集中式储能”的能源体系,完成了“太阳能-电池-氢能-车用动力”的全价值链布局。

近期发布的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实现了三动力源双轴分布的混动“新构型”、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的“新突破”、机电耦合传动系统的“新高度”;专为新能源全场景高阶驾驶需求设计,真正实现“四驱的体验、两驱的价格,四驱的性能、两驱的能耗”。该技术将首搭近期上市的全新哈弗新能源车型,长城汽车的全系新能源产品也将在2024年全面普及四驱,未来更将全面实现技术开源,开启全民电四驱时代。

智能化领域,长城汽车智慧底盘融合了线控转向、线控制动、CTC、一体化压铸铝车身等核心技术;智能座舱技术具备全栈软硬件自研能力,更高算力的V4座舱平台蓄势待发;智能驾驶技术具备从感知硬件到计算平台的全域自研能力。目前,长城汽车用户的辅助驾驶行驶里程已经突破3600万公里,自动驾驶数据智能体系的学习时长,已超过50万小时,虚拟驾龄相当于人类驾驶6.2万年,推动智能驾驶产品快速迭代并向全场景迈进。

2023年,面对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长城汽车森林生态体系将持续发力,在新序列、新渠道、新造型、新技术、新产品的举措下,全面布局智能新能源,以持续完善的产品阵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2月27日上市哈弗二代大狗,传承家族轻越野基因,为用户提供“可城、可野、可电”的全场景出行体验。接下来,哈弗新能源序列——序列的重磅车型MAX,魏牌蓝山DHT-PHEV也将于近期上市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下,长城汽车依靠完整的研产销体系及本土化用户运营,全面加速“生态出海”。2022年,长城汽车海外销售17.22万辆,同比增长23.09%,创历史新高。“ONE GWM”全球品牌行动纲领也将助力长城汽车全面整合优势资源,在海外聚焦以一个GWM品牌为核心,打造以GWM母品牌统领品类的聚合渠道,不断强化品牌认知。

2022年,长城汽车魏牌摩卡PHEV(Coffee01)、欧拉好猫、哈弗H6新能源(HEV/PHEV)、坦克300、长城炮等全球化明星车型,在欧洲、南美、东盟、中东等地区上市。并登陆巴黎车展、曼谷车展、挪威世界电动车大会、泰国车博会,以强劲的产品实力和良好的服务能力深耕海外市场。

展开查看更多
已经到底啦

CopyRight © 2000-2025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