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E级纯电
201条内容
梅赛德斯-奔驰的此次产品攻势从2025年的全新CLA开始,随后,S级轿车将在2026年迎来全新改款升级,并推出全新纯电GLC SUV、全新纯电C级轿车,以及梅赛德斯-AMG品牌的数款纯电产品和高科技电气化内燃机产品。总体来看,到2027年将有密集且丰富的全新或焕新车型上市,销量也将随之攀升。
为了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韧性,梅赛德斯-奔驰开始实施全面的企业运营表现提升计划。通过一系列举措,梅赛德斯-奔驰集团旨进一步释放直销渠道的增长潜力,将客户服务体验提升到新水平并强化营收质量。此外, 公司将采取措施提高全球生产运营的效率和灵活性。公司计划在 2027 年将生产成本降低 10%。以过去四年取得的重大进展为基础,公司将继续与供应商密切合作应对材料成本问题,固定成本降低举措也将持续到2027年。
接下来,梅赛德斯-奔驰将在整个产品序列中引入全新家族设计语言。纯电车型和高科技电气化内燃机车型都将突出各自的优势,在空间、优雅、便捷性或能效等方面毫不妥协。得益于智能灵活的模块化,梅赛德斯-奔驰将提供信息娱乐系统和自动驾驶系统中的全集成技术堆栈、始终如一的客户体验、同级最优的宽裕空间和完美的车身比例,并严控成本和保持生产灵活性。这将使梅赛德斯-奔驰能够为中国这样的特定市场定制产品。
集团息税前利润(EBIT)为136亿欧元(2023年:197亿欧元)。集团营业额为1456亿欧元(2023年:1524亿欧元)。集团工业业务自由现金流达到92亿欧元(2023 年:113亿欧元),主要是因为乘用车和轻型商务车业务的现金转换率(CCR)非常高。工业业务净流动资产达到314亿欧元(2023 年底:311亿欧元),处在与2023年同一水平。尽管2024年有超过100亿欧元的股息支付和股票回购现金,集团仍表现出强劲的现金流能力。
乘用车业务调整后息税前利润为87亿欧元(2023年:143亿欧元),受到销量减少、净价降低和不利的车型组合等因素影响。2024年调整后销售利润率(RoS)为8.1%(2023年:12.6%)。研发成本保持在较高水平(2024年研发支出:87亿欧元),主要用于对未来平台和科技的投资——特别是对MB.OS的投资,而对固定资产(PP&E)的投资处在2023年相同水平。
轻型商务车业务调整后息税前利润为28亿欧元(2023年:31亿欧元),调整后销售利润率为14.6%(2023 年:15.1%)。研发成本保持在较高水平(2024年研发支出:10亿欧元),主要用于对未来更灵活的轻型商务车新平台的投资,包含纯电车型的VAN.EA平台和燃油车型的VAN.CA平台。
2025年,奔驰在中国市场将拓展“油电同智”的多元化产品矩阵,推出超过10款覆盖不同驱动方式、不同细分市场的全新和改款产品。而其中最值得关注就是全新纯电长轴距CLA。虽然奔驰今年很难快速提升电动车销量占比,但是全新纯电CLA将有助于扭转奔驰电动化车型水平不佳的印象。
全新纯电长轴距CLA是首款基于梅赛德斯-奔驰模块化架构(MMA)平台打造的量产车型,将搭载全域800V高压平台、梅赛德斯-奔驰自研全新域控制架构MB.OS,以及“无图”L2++全场景智能驾驶等。因此纯电CLA代表了奔驰在电动车最新水平。奔驰与奥迪和宝马一样,注重中国研发团队主导以及加深与本土化合作。
在新能源车型方面,梅赛德斯-迈巴赫EQS纯电SUV和梅赛德斯-AMG C 63 S E PERFORMANCE F1特别版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驱动形式下的至臻豪华和高性能。在电动化转型时代,梅赛德斯-奔驰在持续丰富新能源产品阵容的同时,不断加强其在华的充电网络布局,以满足中国客户对豪华充电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2024年10月,梅赛德斯-奔驰和宝马联合打造的高端超充品牌逸安启正式发布,首批逸安启超充站正式在北京等地开启运营。至2026年底,逸安启计划在中国建设至少1000座具备先进技术的超级充电站。
持续投资中国,深化本土布局
中国拥有全球最年轻的客户群体、最完善的产业链和卓越的合作伙伴,是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全球战略的重要支柱之一,也是电动化转型和数字化创新的重要驱动力。未来几年,梅赛德斯-奔驰计划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在华继续投资超140亿元人民币,进一步丰富乘用车和轻型商务车的本土化产品阵容。
自2025年起,梅赛德斯-奔驰将陆续投产中国专属的全新纯电长轴距CLA车型、长轴距GLE SUV 新车型,以及基于VAN.EA平台的全新豪华纯电MPV。其中,梅赛德斯-奔驰长轴距GLE SUV 新车型首次由中国团队主导研发,将提供中国专属的舒适体验和先进的智能科技。
在新能源车型方面,梅赛德斯-迈巴赫EQS纯电SUV和梅赛德斯-AMG C 63 S E PERFORMANCE F1特别版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驱动形式下的至臻豪华和高性能。在电动化转型时代,梅赛德斯-奔驰在持续丰富新能源产品阵容的同时,不断加强其在华的充电网络布局,以满足中国客户对豪华充电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2024年10月,梅赛德斯-奔驰和宝马联合打造的高端超充品牌逸安启正式发布,首批逸安启超充站正式在北京等地开启运营。至2026年底,逸安启计划在中国建设至少1000座具备先进技术的超级充电站。
中国拥有全球最年轻的客户群体、最完善的产业链和卓越的合作伙伴,是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全球战略的重要支柱之一,也是电动化转型和数字化创新的重要驱动力。未来几年,梅赛德斯-奔驰计划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在华继续投资超140亿元人民币,进一步丰富乘用车和轻型商务车的本土化产品阵容。
自2025年起,梅赛德斯-奔驰将陆续投产中国专属的全新纯电长轴距CLA车型、长轴距GLE SUV新车型,以及基于VAN.EA平台的全新豪华纯电MPV。其中,梅赛德斯-奔驰长轴距GLE SUV新车型首次由中国团队主导研发,将提供中国专属的舒适体验和先进的智能科技。
自2025年起,梅赛德斯-奔驰计划在与北汽集团的合资公司北京奔驰——投产基于全新梅赛德斯-奔驰模块化架构(MMA)平台的全新车型,包括专为中国客户量身定制的全新纯电长轴距CLA车型。CLA级概念车采用高效的800伏电气架构和同级领先的两档变速箱,从电池到车轮的综合能量转化效率达93%,可实现充电15分钟续航400公里,并带来12千瓦时/百公里的出色能效表现,成就电动时代的“1升油汽车”。
未来,梅赛德斯-奔驰轻型商务车所有新的中、大车型都将基于模块化、可扩展的VAN.EA电动化平台。此次宣布的投资将部分支持福建奔驰生产基于VAN.EA平台的全新豪华纯电MPV。未来,VAN.EA平台全新纯电MPV的投产,将进一步丰富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的新能源车型阵容,加速轻型商务车业务的电动化步伐。
同时,梅赛德斯-奔驰自主开发的全新架构MB.OS将于2025年随MMA平台全新车型首发,提供由3D图形技术和大语言模型加持的全新MBUX虚拟助理,以及豪华品牌首个“无图”端到端全场景智驾系统,将为中国客户带来全新的数字豪华体验。
此次投资的另一重点将用于中国专属的长轴距GLE SUV 新车型的本土研发和生产。近年来,中国研发团队为该车型的本土化做了大量工作。长轴距GLE SUV 新车型将在华完成研发并投产,以中国专属的后排舒适和领先的智能科技给中国客户带来全新的豪华体验。长轴距GLE SUV 新车型是梅赛德斯-奔驰以中国客户需求为中心不断深入本土化的又一成果。从2010年推出第一款中国专属的长轴距车型——梅赛德斯-奔驰长轴距E级车,到2011年的首款国产SUV车型GLK级,再到2019年后陆续在北京奔驰投产的电动车型,目前本土生产的梅赛德斯-奔驰车型已达11款,其中包括6款SUV车型,长轴距GLE SUV 新车型的加入将进一步丰富本土SUV阵容。
恪守 “质造”标准 打造“智造”新标杆全新车型对“智造”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北京奔驰和福建奔驰都拥有行业领先的“智造”实力,并恪守梅赛德斯-奔驰全球品质标准。北京奔驰成立19年以来一直在全方位推进数字化生产,并引入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生产运营360(MO360)体系,持续提升贯穿物流、生产、质量、技术维护等全流程的数字化智能管理水平。以各厂区配备的人机协作视觉检测机器人为例,其深度融合机器视觉技术与AI大模型,通过接入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精准完成对产品、零部件的检测,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保障纯电、混动、燃油车型的高效柔性生产。
一方面,“比较口径”引来众人争议。曾经的新势力“霸主”,蔚来汽车这次是轮番叫阵,公关总监马麟接也连发布多条微博,喊话要求李想“收手”,他认为,把不同价位的产品、不同品类的、带不带油箱的都放到一个榜单里,不能反映市场的客观情况。“榜单一定要合理,彼此之间要可比。”言下之意,增程式是“带油箱”的,显然无法和纯电汽车相提并论。
即便众多车企都在发文反对理想出周榜,可又有几个车企能在传播中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呢?
比如吉利,也有自身“不干净”的时候。今年6月最后一周,吉利浓墨重彩的宣传中提到,极氪001连续三个月交付量破万,在中国市场豪华中大型轿车销量榜上,成功超越奔驰E、宝马5等传统豪华劲敌,不仅稳居25万以上纯电车型销量冠军,还牢牢把握了20万以上中国纯电轿车市场的销售桂冠。
短短一句话,就有足够多的限定词,“豪华大中型”对阵奔驰E、宝马5,活脱脱的一个“田忌赛马”。
“30万元以上市场”“30万元以上纯电市场”“中大型六座纯电SUV”……难怪行业内有句调侃——只要定冠词足够多,你就可以是某种意义上的“第一”。
撇开具体的技术路线,其实新能源汽车销量最高的,还得是比亚迪,7月销量达34万辆。另外,乘联会发布数据也显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7月交付量达到74117辆,交付量同比增长15%。但这些品牌统统不见于该榜单。
另一方面,数据来源的真实性。早在2023年,小鹏汽车的高管黄泓霖就曾指出,理想汽车的周销量榜单信息不属实。秦力洪也谈到,周销量榜单的数字从来没有经过蔚来的认可。
事实上,由一家同行,而不是第三方来公布销量数据,这本身就容易授人以柄,更何况小鹏汽车、蔚来汽车就曾直言数据不真实。
周榜单价值何在宁愿天下人负我,休叫我负天下人。面对同行来势汹汹的诘问,昔日“微博大王”李想,自然不会就此沉默。虽然没有公开在微博上回应,但在7月31日的微信朋友圈中,他转发了一条“掩耳盗铃”的故事图片,并配以一个“嘘”的表情。
当然,理想汽车还是会继续公布周榜的,但正如前文提到的,周榜单将增程式与纯电动放在一起,却回避了比亚迪的插混,何尝不是一种“掩耳盗铃”呢?
梅赛德斯-迈巴赫品牌、G级越野车、梅赛德斯-AMG品牌均实现双位数年度增长。梅赛德斯-奔驰新能源产品矩阵交付稳健攀升,纯电EQ车型持续稳健增长。长轴距C级轿车和E级车均实现双位数增长;而全新长轴距GLC SUV交付持续攀升。此外,在A级车、GLB SUV、EQB纯电SUV等车型的领涨下,年度同比增长超36%。
继上半年投放市场的全新EQS纯电SUV、全新EQE纯电SUV、全新长轴距GLC SUV等多款车型,梅赛德斯-奔驰在下半年将投放包括全新E级车在内的5款全新车型。其中,全新E级车的智能座舱将搭载第三代MBUX智能人机交互系统。
今年下半年,奔驰将继续发布多款纯电与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全新纯电G级越野车、全新长轴距GLC插电式混合动力SUV、新一代EQA纯电 SUV和EQB纯电 SUV、最新改款纯电EQE等多款新能源产品将在年内问世。
另外,奔驰全新MMA平台量产车将于2025年起在北京奔驰投产,其中纯电车型将采用全域800伏电气架构。MMA车型将搭载豪华品牌首个车端到云端的自研架构——MB.OS,实现车辆终身数字迭代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