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ID.3空间
293条内容
车身尺寸保持4266mm车长和2765mm轴距,实际空间表现超出预期。身高175cm的乘客在后排能获得两拳腿部空间,纯平地板设计让中间乘客的脚也有地方放。后备厢常规容积385L,放入婴儿车或两个行李箱绰绰有余,后排座椅放倒后还能扩展装载空间。
座舱:配置更实用,操作更顺手
内饰升级是本次改款的重点。中控台采用更大面积的软质材料,白色拼接设计让车内显得更明亮。12.9英寸中控屏操作流畅,菜单逻辑清晰,自带导航、音乐等基础功能,支持无线CarPlay。保留的实体空调按键很实用,开车时盲操更方便。
新增配置中,后排空调出风口对家庭用户很友好,夏天后排降温更快。中央扶手的手机无线充电板位置合理,取放手机不会影响换挡。全景天幕透光性不错,但建议后期加装遮阳帘,避免夏季暴晒。
驾驶:够用且好开
后置电机310N·m的扭矩应对城市道路游刃有余,0-60km/h加速轻快,红绿灯起步不输燃油车。经济模式下动能回收力度适中,松开电门不会有强烈拖拽感;运动模式动力响应更积极,超车时更有信心。方向盘转向精准,窄路掉头时5米出头的转弯半径是优势。
底盘调校偏向舒适,碾过井盖或小坑洼时过滤得比较干脆,高速过弯侧倾控制也比同级车更好。续航450km(CLTC)的数据中规中矩,实际开空调情况下能跑380km左右,支持30分钟快充补能80%,家用充电桩一晚可充满。
智驾方面:全方位升级!
L2级辅助驾驶包含全速域自适应巡航和车道居中,高速跟车时能自动调整车速,弯道保持轨迹稳定。新增的自动变道功能需要手动打转向灯,系统检测安全后才会执行,适合车流量不大的场景。AR实景导航在复杂路口能直观显示路线,但对老司机来说传统导航模式更简洁。
语音控制系统能识别“调高空调温度”“导航到最近加油站”等指令,但连续对话和方言识别仍有提升空间。车机自带应用市场可下载腾讯视频、哔哩哔哩等应用,等人时看视频比较方便。
小编有话说:均衡的家用之选!
经过三天试驾,2025款ID.3聪明款展现出三个核心优势:
1. 空间利用率高:小车身也能满足四口之家出行
同时,该车辆4261×1778×1568mm 的长、宽、高以及2765mm的轴距,让它在城市道路上行驶时较为灵活,转弯轻松,停车也不费力。长轴距还保障了车内空间的宽敞,实用性没话说。不过,它也存在一些不足。前脸因封闭式格栅的缘故,整体较为平整,缺乏层次感,对于喜欢复杂设计和丰富细节的消费者而言,略显单调。而且车尾部分从特定角度看,尾灯和后保险杠的设计会让车尾显得有些臃肿,破坏了整体车身比例的协调性,影响了车辆的整体美感。
踏入大众ID.3车内,传统的T型对称式布局搭配纯黑色主色调,沉稳大气的风格扑面而来。中控台上方,一块12.9英寸的悬浮式多媒体屏幕格外吸睛,大屏带来的视觉体验大幅提升,增添了满满的现代科技感。一旁的液晶仪表盘虽只有5.3英寸,却功能齐全,关键信息一目了然。方向盘选用高品质材料打造,粗细拿捏得恰到好处,握感十分舒适。多功能按键布局合理,操作起来轻松便捷。
在配置方面,大众ID.3诚意十足,全系标配6个安全气囊、全速自适应巡航、驾驶模式选择、疲劳提醒以及L2级驾驶辅助系统,全方位保障出行安全与便捷。车内布局也十分合理,旋钮式换挡不仅节省空间,操作还简单方便,前排双A柱设计拓展了车内空间感,让驾驶者拥有更开阔的视野。但美中不足的是,中控屏幕下方的触控按键没有配备背光,一到夜间,只能通过屏幕来调节相关功能,使用起来不太方便,还容易出现误触。同时副驾扶手箱空间狭小,储物能力有限,实用性欠佳。
对于车内使用空间的测试,只针对前排触手可及的空间,不包括手套箱、中央扶手箱等需开启的空间。测试方法是将以下固定物品全部放置在前排的各个储物空间内,通过固定物品的放置情况来判断车辆储物空间的表现。测试选定的固定物品为:2瓶常规大小的矿泉水、1部大屏手机、1支口红、1个挎包、1副墨镜、1把折叠雨伞以及1包常规尺寸的抽纸。
车内储物空间方面,星瑞L全车储物空间(除杯架外)数量最多,达到17个。名爵MG5紧随其后,储物空间为12个。而小鹏MONA M03全车储物空间仅为9个,数量相对较少。实测过程中,仅有名爵MG5配备眼镜盒,所有物品均可合理放置在车内。相比之下,ID.3没有合适的储物空间来摆放墨镜和口红,整体表现稍逊一筹。
杯架测试中,星瑞L在前排及后排各配备了2个杯架,且均带有限位器,实用性表现不错。相比之下,其他三款车型均未配备后排杯架。其中,ID.3前排杯架还未配备限位器,表现不尽如人意。
后备厢空间对比
后备厢空间方面,整体表现最好的是小鹏MONA M03,除了后备厢开口最大宽度外,其余测试成绩均优于同级别车型测试均值。相比之下,星瑞L和名爵MG5的后备厢空间表现比较一般,均有三项测试成绩未达到同级别车型测试均值。
对于年轻消费者来说,车内空间也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ID.3聪明款2765mm的轴距设计,使得车身长度相对紧凑的同时,能够拥有更加宽裕的内部空间,让乘客在车内感觉非常舒适。车内的全景天幕不仅为乘客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还通过特殊的安装方式,在车顶挖出了更多的空间来安放遮光板,进一步增强了车内的空间感和乘客的头部空间。
大众ID.3降价之后销量大涨,月销已经破万,除了降价原因外,它的口碑还不错,比如具备出色的操控性,因为是后置后驱,底盘扎实,很好开,另外尺寸不大空间大,小巧灵活又很能装,所以10来万的价格区间里,它成为很多年轻人的选择,不过接下来,它将迎来一位强劲的对手,那就是领克Z20,这也是一台操控很好的精品小车,麋鹿测试81.7km/h ,价格也不高,13.59万起,基本上跟大众ID.3在同一个价格区间,下面就以领克Z20的530km后驱Pro版(指导价13.59万元)对比大众ID.3 2025款聪明款极致版(官方指导价14.7888万元,经销商报价13.59万元),看看各自都有哪些优点。
大众ID.3定位紧凑级车,但它是一台两厢车,整车圆润紧凑小巧可爱,保留了大众ID家族的特征,又具备不错的时尚感,从设计层面看,比大众的油车要更有意思。领克Z20定位紧凑级SUV,不过它也并非是传统SUV车型,而是一台溜背轿跑SUV,车头采用家族化设计,LED日行灯很有辨识度,侧面非常个性,C柱之后大溜背延伸到车尾,带来很强的运动感,风阻系数也低,只有0.25Cd,撞色车顶配色时尚,尾部将大尾翼与贯穿式尾灯合二为一,既运动又醒目,从外形部分来看,二者各有特色。
尺寸方面,大众ID.3车长只有4261毫米,宽度1778毫米,高度为1568毫米,基于MEB平台打造,轴距很夸张,达到了2765毫米,内部空间很足,实车体验,身高180厘米人员在前后排乘坐,头部空间都还有余量,不顶头,调整到前排合适坐姿,坐在后排腿部空间还有1拳多,比高尔夫的二排空间还要好一些,在不到4.3米的小车上有这样的空间表现很不错了。
领克Z20要大一些,长度4460毫米,宽度1845毫米,高度1573毫米,轴距也不小,有2755毫米,不过还是没有大众ID.3的轴长比那么夸张,但是乘坐空间表现还真不错,跟大众ID.3一样,它的后排乘坐180厘米大汉同样没问题,腿部空间有2拳,头部空间也有富足,还可以坐下身高更高的人员。
大众ID.3的后备厢容积有385升,后排座椅支持比例放倒,全部放倒之后最大能扩展到1267升,纵深不大,深度还不错,领克Z20的后备厢也差不多,纵深不大,但深度很深,常规容积450升,要比大众ID.3更能装,后排座椅也按比例放倒,最大容积能扩展到1410升,优势明显。
内饰部分,大众ID.3和领克Z20都采用极简风格设计,都用的怀挡,不过大众ID.3的怀挡是旋钮操作,车内都简化按键,常用功能都集成在中控屏内,支持语音识别控制,大众ID.3是家族化的三辐式多功能方向盘配5.3英寸液晶仪表和12.9英寸悬浮式中控屏,仪表有点小,车机系统是ID OS 5.0,集成科大讯飞语音交互系统,打开应用,屏幕滑动拖拽感受丝滑不卡顿,内存容量够大,语音识别支持最长20秒的连续对话,识别精准,响应迅速。
领克Z20的方向盘造型个性,双拼颜色,配10.2英寸液晶仪表和15.4英寸的悬浮式中控屏,这块屏内置龍鷹一号芯片,搭载LYNK Flyme Auto车机系统,屏幕的分辨率挺高,流畅度也很好,拖拽滑动画面体验感很顺畅,UI界面类似手机,好看美观,支持手机无缝流转,体验感更好,语音识别精准,指令响应迅速,支持连续语音指令识别以及模糊指令识别,功能比较强,另外不的不提到的一点是,领克Z20的内饰在材质的运用和工艺方面要比大众ID.3好一些,整套内饰更有质感一些。
配置部分,两台车给到的都挺丰富的,主被动安全也都比较全面,标配主动刹车、车道偏离预警、前碰撞预警、道路救援呼叫、前后雷达+360度全景影像、L2级驾驶辅助、LED大灯、全景天幕、雨量感应式雨刷、4G网络、手机APP远程控制、前排手机无线充电、前排座椅电动调节、加热和通风功能、多彩氛围灯、自动空调等等.
差异的部分也有,大众ID.3多了疲劳驾驶提醒、矩阵式LED大灯、车载KTV、方向盘加热、前排座椅的要不支撑、车载空气净化器等,领克Z20多了前排中间气囊、开门预警、后方碰撞预警、陡坡缓降、透明底盘、自动泊车系统、电动后备厢、外放电功能、后排隐私玻璃、更大的无线充电功率和仪表、限时升级的14扬声器哈曼卡顿音响以及后座出风口等。总体来说各有优势,领克Z20多的外放电和座椅加热通风功能等功能比较实用。
两台车都是后置后驱,这种驱动形式,对车辆的操控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大众ID.3搭载125千瓦(170马力)电机,峰值扭矩310牛·米,零百加速在8秒左右,作为一台紧凑级家用车,这样的动力是够用的,配备52.8度电的三元锂电池组,CLTC工况续航里程450公里,支持快充。
领克Z20搭载250千瓦后置电机,峰值扭矩373牛·米,零百极速5.3秒,是一台小钢炮性质的紧凑级SUV,配备61.47千瓦时磷酸铁锂电池组,CLTC工况续航里程530公里,支持快充,另外这块电池支持4.5C充电倍率,充电速度很快,15分钟可以将电量从10%充到80%,能补充370公里的续航,用起来比较方便,另外支持3.3千瓦交流外放电、6.6千瓦直流外放电。
两台车的底盘悬架都是前麦弗逊后五连杆的结构,大众ID.3的操控性无需多言,体验过就会觉得它的底盘扎实,悬架调教的恰到好处,有不错的驾驶乐趣,而领克Z20这台车的底盘质感也非常好,滤震舒适但并不软,支撑性够,过减速带等颠簸路段,没有多余的弹跳,干脆利落。
总结:综合对比之下,两台车都是小巧时尚的外形,配置都挺丰富,空间也都比较大,领克Z20的内饰要更有质感一些,另外车机智能化体验、动力以及充电速度方面要略胜大众ID.3,在意这些方面的可以去看看领克Z20。
空间方面,ID.3聪明款拥有令人惊喜的空间表现。凭借2765mm的长轴距,带来宽敞的车内空间,无论是头部还是腿部,都能为乘客提供舒适的乘坐体验,空间完全不输B级车。而全视野景观天幕的加入,更是让车内光线调节随心所欲,无论天气如何变化,都能保持车内的舒适氛围。
评测车的中控屏由老款车型10英寸升级为12.9英寸,视觉观感明显提升。同时,车机还配有应用市场功能,可自行下载第三方APP,使用体验十分出色。杯架后方配备了一块15W的手机无线充电板,竖置的设计不仅可以提升车内空间利用率,日常拿取也十分方便。此外,评测车还配备了7个扬声器,整体音质表现中规中矩,适合播放流行音乐。
舒适性配置方面,评测车配备不可开启全景天窗,拥有较好的透光性。座椅虽然是仿皮材质,但支持多向电动调节且填充物较为柔软,再加上前排座椅加热、通风功能,乘坐舒适性表现值得肯定。美中不足的是,评测车并未配备座椅记忆功能,日常用车便利性有所下降。
性能:加速畅快 后劲充足
评测车配备的是后置单电机,电动机总功率125kW,总扭矩310N·m,CLTC纯电续航里程为450km。从参数上看,已经可以满足大多数消费者对动力及日常通勤的需求。
评测车支持经济、舒适、运动及个性化共四种驾驶模式。其在加速方面与大多数合资品牌车型一致,主打稳而平顺。经济模式下,动能回收的强度会默认开至最大,虽然可节省用车成本,但松开加速踏板产生的拖拽感,让驾乘舒适性有所下降。舒适模式下,评测车整体的表现要变得更好一些,不仅开起来更像是一台燃油车,即踩即有的动力输出也能让人体会到驾驶的快感。运动模式下,ID.3聪明款则像是一头“苏醒的猛兽”,深踩加速踏板还会有“蹿”的感觉,并且在中后期的加速中,动力也十分充足。
制动方面,评测车的制动踏板调校十分线性,无论在哪一种模式下,刹停的力度都很好掌握,驾乘舒适性得到保证。不过NVH方面表现则要逊色一些,日常驾驶中,时速高于60km/h便会明显听到胎噪和风噪传入车内,有待优化。
评测车还配有L2级辅助驾驶功能,并新增自动变道辅助功能,拨动转向灯杆后,系统会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完成变道,让智驾变得更省心。不过L2级辅助驾驶开启方式略显繁复,需先通过方向盘左侧按键激活辅助驾驶功能,随后设定车速才能开启,此时仪表盘内会有文字及图标进行提示。
评测车采用的是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的组合。在快速盘桥和高速劈弯中,车辆不仅转向十分精准,侧倾控制的也十分得当。在经过颠簸路段时,悬架整体表现较好,很少会有振感传入车内,驾乘舒适性可得到保证。
空间:中规中矩 满足家用
乘坐空间方面,身高175cm的体验者在前排调整好坐姿后,此时头部有2拳的距离。保持前排座椅位置不变,体验者来到后排,头部空间约为1拳的距离,腿部空间约2拳,拥有较为充裕的乘坐空间。得益于纯电车型的优势,后排地台实现了纯平,保障了中间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储物空间方面,评测车拥有11个储物空间,可满足日常使用。不过,中控台的储物空间较少,墨镜等物品无法找到合适的放置区域。同时,评测车在后排并未配备杯架,水瓶也仅能放在两侧门板处。
虽然如今新能源车已经来到了卷出新花样的时代,但回归到用车本身,一款真正能够脱颖而出的车型,不仅需要具备出众的性能和配置,更要能够精准把握消费者的用车需求。上汽大众ID.3聪明款,正是这样一款集空间、续航、高端配置于一身的纯电车型,它以卓越的表现,成为了消费者心中的新宠。
得益于上汽大众MEB纯电平台的优势,ID.3聪明款实现了内部空间的最大化利用。其2765mm的轴距,在同级别车型中堪称翘楚,为乘客提供了宽敞舒适的乘坐空间。无论是前排还是后排,ID.3聪明款都能确保乘客在长途旅行中也能享受到极致的舒适。前排座椅的宽度、坐垫长度、高度以及腿部空间,均达到了领先水平,乘客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自由调节,以获得最佳的乘坐体验。后排空间同样出色,配合全视野景观天幕等配置,让乘客在旅途中尽享惬意。
除了宽敞的空间,ID.3聪明款在储物方面也表现出色。车内设计多个储物格和杯架,方便驾驶者存放各类物品,让车内空间更加整洁有序。其后备箱容积在标准状态下为385升,当座椅放倒后,可扩展至惊人的1267升,无论是日常出行还是长途旅行,都能轻松应对。
在车身尺寸方面,ID.3聪明款与比亚迪海豚虽然都定位于紧凑型轿车,但具体数据上确实存在些许差异。ID.3聪明款的轴距达到了2765mm。这样的车身尺寸为其提供了宽敞的内部乘坐空间,尤其是后排腿部空间,表现尤为突出。得益于较长的轴距,ID.3聪明款在A级车市场中脱颖而出,甚至可以与B级轿车的空间相媲美,非常适合那些追求舒适乘坐体验的消费者。相比之下比亚迪海豚的轴距仅2700mm,空间体验稍有欠缺。
在智舱体验方面,ID.3聪明款配备了12.9英寸的悬浮式中控屏,搭载了大众最新的ID.S 5.0车载系统,界面简洁明了,操作流畅。尤其引入了科大讯飞语音交互系统,让车辆秒懂你的指令,无论是导航设置、音乐播放还是空调调节,都只需一句话轻松搞定。此外,声音克隆功能、V Mate智能助手、8种智能情景模式、丰富的生态应用等丰功能,让车辆更加个性化,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用车需求。
相比之下,比亚迪海豚的12.8英寸的中控旋转大屏逊色一筹,但是它可根据使用场景自动调整横竖屏显示,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的操作体验。
在智能辅助驾驶方面,比亚迪海豚搭载了Di 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包含了自适应巡航、车道偏离预警、主动刹车等核心功能。同时还配备了全景影像系统,通过车身四周的摄像头,为驾驶者提供全方位无死角的视野,进一步提升了行车安全性。
而ID.3聪明款引入了高阶泊车管家、高阶全旅程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升级后的高级自适应巡航系统(带Stop&Go自动跟车启停)、预测性经济辅助、ABA转弯紧急制动辅助以及AWU转向紧急避让辅助等一系列先进功能,让驾驶更加便捷和安全。
其中,高级自适应巡航系统更是全系标配,并且升级为带预测性速度控制的PACC。通过车机导航和交通标志识别功能,车辆可以自动将期望车速适配到弯道、十字路口、环岛等特殊道路场景中,更好地控制车速,减轻长途驾驶的疲劳感。
两者在外观设计、空间表现、智能化等方面各有千秋。对于注重经济实惠、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消费者来说,ID.3聪明款以其出色的综合性能和卓越的性价比脱颖而出。然而,对于喜欢小巧车型的消费者,比亚迪海豚同样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项。选择哪一款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喜好和需求,无论是ID.3聪明款还是比亚迪海豚,都是值得考虑的优秀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