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理想MEGA> 理想MEGA纯电> 摘要详情

不仅首款纯电车型理想MEGA逐渐揭晓

不仅首款纯电车型理想MEGA逐渐揭晓

摘要来自:《设计师下岗也要打脸李想,理想纯电MPV必须长这样?》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设计师下岗也要打脸李想,理想纯电MPV必须长这样?》的片段:

但是把这三点套在纯电动MPV身上,则演变为“寸土必争”的戏码。比如说对于驱动效率动辄超过90%的电机,以及续航焦虑仍然客观存在的纯电动车而言,在风阻上下功夫,几乎是必选项。更不用说对于MPV这种既高大、又壮硕的车身尺寸而言,减少风力的影响,效果更为明显。而且类似的“子弹头”造型还可以有效减小空气流紊乱的噪音,参考高铁火车头的设计理念。毕竟对于“消除”内燃机的纯电动车而言,风噪在高速场景下的影响,变得尤为突出。至于发动机舱较为局促的问题,愈发高集成化的电驱、电控系统,已经把进气、喷射、燃烧、涡轮、排气等一系列复杂环节替代。

安全隐患,只有新能源能规避

但你以为这就是全部的答案?前面其实有一个逻辑空白,既然“子弹头”造型的优势在燃油车时代只是聊胜于无,那么保留与废弃又有什么大区别呢?或者说,为什么众多车企都步调一致的放弃了“子弹头”设计?答案就是安全性没办法保证。

其实我们只要简单翻看一下各路权威安全碰撞测试之中,有关MPV的测试结果。即便是那些耳熟能详的优秀产品,也不乏“翻车”案例。比如在2018年的中保研测试中,别克GL8直接在正面25%偏置碰撞中得到“P”的“差评”。经过针对性加强后,3年后别克GL8在中保研测试中,同样的25%偏置碰撞,也不过是差强人意的拿到了“A”良好评价。总之,与我们印象中的“五星批发”画风不同。MPV车型在碰撞测试中,总是容易制造新闻。其中尤以正面碰撞测试成绩,即便是“打补丁”,上限还是偏低。

而我们只通过图片,就能很直观地发现,包括别克GL8、丰田赛那SIENNA这种热门MPV车型,即便在车头部分进行了“乘用化”的优化。但MPV的特性,与对空间的追求,使得这类车型的前溃缩区设计相比同价位的轿车与SUV产品,难度要高出不少。所以,要说MPV车型不适合参与正面小角度重叠偏置碰撞,也不算冤枉。而且这还不算一般不在评价标准之中的追尾场景,毕竟MPV的第三排座椅,一般距离车尾的距离要更为紧凑。总之,MPV车型的被动安全问题,是“天生的”。除非在原有架构下大尺度地“打补丁”,否则只有转换底层技术逻辑,才有可能规避。而这个根本性的转变,在新能源产品上,被带来了。

以理想汽车为例,不仅首款纯电车型理想MEGA逐渐揭晓,其纯电产品线的技术核心也基本被曝光。其中与安全框架密切相关的,主要有无模组电池的应用,以及一体式压铸技术等等。前者除了优化电池容量、续航表现之外,根据同类技术应用的经验,以及潜在的升级为底盘电池一体化技术的可能,都会强化车辆侧面的被动安全防护能力。而一体压铸技术则更为直观,相比于传统的焊接,压铸工艺在强度上的优势几乎是碾压式的。特别是车头和车尾部分的大尺寸一体压铸件,既是纯电动车最有可能出现的压铸部位,也能为MPV最为薄弱的被动安全环节提供帮助。

再展开一点来聊,一体压铸技术的应用,也为铝合金材质绕开曾经大面积焊接的技术难题,为纯电动车的轻量化作出贡献。而更好地控制车重,也有利于大尺寸、大重量,且需要多负载的MPV车型,减小惯性影响,提升刹车性能。总说时尚是一个圈,其实对于汽车而言,在看似轮回的设计语言背后,其实是技术进步带来的扬长避短罢了。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