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情况已经清楚了,技术上谁都没有护城河。无论是插混的方案、混动专用发动机的热效率、纯电的铁电池、智驾,谁都可以喊自己最好,消费者只能坐在车里面从体验出发考察,再有就是市场口碑。
真正让战线移动的是产业链。一方面燃油车市场持续萎缩,已经形成价格踩踏;另一方面新能源市场快速扩张,但分配价值的时候,上游拿走太多。这一规律,基本不受电池价格影响。
和燃油车不同,纯电电池Pack成本,占比仍超过1/3。而增程电池略低于这个比例,但如果算上增程器,则超过了这个门槛。而插混则明显低于这个门槛。事实上,插混在这一点上更接近燃油车。
但问题在于,插混同样需要电池、电机等产业链支持。很多人都不理解,日系HEV被中国市场毒打了之后,因何仍坚持用1、2度电的小镍氢电池,不用大电量锂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