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李先生就联系了媒体希望维权,可是在购车时只给了李先生合格证;有趣的是合格证上还没有生产厂家的名称和地址,更没有购车发票和三包凭证。媒体联系了电动车售后郭经理,其否认销售的车辆是三无产品但拒绝告知生产厂家的名称。
最终由于车辆存在碰撞,厂家退还给李先生16900元的车款。
“卧龙遇到凤雏”用来评价这个搞怪的案例最为恰当,两万元购买保时捷汽车显然是痴人说梦;车标上的“New Energy”也说明这是一款新能源汽车,虽然车标和车型仿制了保时捷,但明眼人看这款车当然会是“一眼假。”所以李先生和媒体的这一番“神操作”基本是把“嘎嘎假”的假货硬生生地“用完即退。”
相信这款车的制造商也是无语到了极点。
那么这款车到底是不是三无产品呢?
三无产品指的是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没有生产厂家是不太可能的,否则车辆从哪里来?车辆有合格证,至于生产日期倒是没有说明,所以这款车即便不是三无产品却也不见得符合产品质量的相关法规。但是低速电动车本就不够规范,因其没有对应的技术标准或其他国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