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李斌的降本策略一切顺利,那么,在价格战、技术战打的激烈,主流车企忙着搞“平权”的当下,李斌把成本降低之后,如果车的价格不降,销量大概率也不会好到足以让企业实现盈利。如果降价,那李斌努力维持的高端形象又会不复存在。这对蔚来来说,非常矛盾。所以,李斌所说的Q4扭亏为盈,更像是为自己披上了一件“皇帝的新衣”,观众们不信,自己倒是沉浸在其中。
被“梦想”困住的蔚来
当然,我们必须得承认,蔚来是一个有“梦想”的企业。它用了很多时间与资金来“打地基”,希望盖一座万丈高楼。
我们可以来看一组数据,为了提升产品竞争力,蔚来在研发方面投入了不少钱。根据相关数据,蔚来2024年的研发费用比2023年减少2.93%,但仍高达130.37亿元,是新势力中最高的一个;
为了布局新品牌、新产品,蔚来在销售以及行政费用方面也下了“血本”。2024年,蔚来行销费用上涨22.17%,达到了157.41亿元。
另外,蔚来在服务上也是投入巨大。蔚来每年都会举办NIO DAY,并且会包下多架飞机、大巴、高铁,将全国各地的蔚来准车主接到举办地,安排五星级酒店住宿,动辄上千万的NIO DAY累积下来,也不是个小数目。
这样的持续投入的确也让蔚来的业绩看上去更好看了一些,过去一年,蔚来共交付全年交付量为221,970辆,同比增长38.7%,其中第四季度汽车交付量达72,689辆,同比增长45.2%。
可惜的是,地基挖的太久、太深,“造梦”的成本太高,这部分增长,与蔚来长期的投入之间并没有达成正比。这也导致了,如今的蔚来哪怕“饿着肚子”,也已经难以继日。
我们可以从蔚来的财报中,看出其巨大的财务压力。从财报来看,截至2024年12月31日,蔚来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短期投资和长期存款余额为419亿元。整体来看,蔚来的资产负债率已达87%,其中账面的流动资产为618.9亿元,而流动负债为623.1亿元。
即便蔚来表示,现金余额足以支撑蔚来未来一年的经营。但现实的问题是,2024年,蔚来的利息及投资收入为8.5亿元,同比减少61%,但利息开支从上一年的4亿元增加至7.98亿元。其股权投资应占收入从2023年的6439万元,变成去年亏损5亿元。
这些数据都在指向一个问题,那就是蔚来已经没有太多时间去“造梦”了。在造车这件事上,车企打好基础,坚持长期主义没错,但是,实现梦想的前提应该是活下去,而不是像蔚来这样,困在其中不能自拔。
被“自信”困住的蔚来
在一众造车新势力中,蔚来无疑是自信的。但有时候,过度自信,反而是断送车企未来的“催命符”。
在发展这件事上,旁观者们给过蔚来很多建议,但李斌却很“别扭”。李斌在3月14日的内部讲话中说:“现在很多人教我做CEO,我该听劝时就必须听劝,(如果)连劝都听不到,那就真的很麻烦。”
但之前,李斌也说过:“现在全网教我做CEO,但我从上大学开始就创业挣钱了,也不是没挣过钱。”
李斌是自信的,也是自负的,这也是困住蔚来的另一个关键问题。如果把这个问题更具象化一些,或许上个月蔚来一位即将离职的员工所呼吁的内容,可以拿来作参考。
2月25日,一名即将离职的蔚来员工‘小小蜗牛’在蔚来内部论坛‘Speakout吐槽’发布长文,提出十条建议,呼吁公司应尽快从务虚转化为务实,以市场为导向,拒绝幻想和口嗨,集中资源,直面现实。
举个例子,乐道L60上市后的一场发布会直播中,乐道总裁艾铁成对李斌说“订单爆了”,博得李斌开怀大笑。而实际上,乐道L60订单爆了和销量好并没关联上,蔚来+乐道跌出周榜足以证明现实的残酷。但至少在乐道总裁告知李斌“订单爆了”的时候,李斌对这款车还是信心满满的,甚至没想过另一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