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遭围攻,纯电也未能后发制人。”去年MEGA销量扑街,让理想汽车经历了一段至暗时刻。因设计争议、55.98万元的定价策略及市场接受度不足,理想MEGA订单远未达预期。可以说,这些年来,理想完全是靠着“增程”一条腿在疯狂奔跑,而纯电能否续上“高光”,仍是一道待答题。
不过,如今的小鹏,正从ICU病房挣扎起身,上演着绝地反击。
2025开年,理想发布的新势力销量第1周榜单上,登顶的是小鹏,一举终结了理想连续36周的新势力销冠记录。今年1月到2月,小鹏已经累计交付新车6.08万辆,同比增长375%,稳稳占据着国内新造车品牌头把交椅。
小鹏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产品策略的调整,推出针对年轻消费群体的MONA M03和P7+,凭借“技术平权+精准卡位”的组合拳打开增量市场,这两款车型销量大幅增加,成为推动整体交付量的重要引擎。
然而,小鹏的赚钱能力与理想还有相当差距。由于走量车型是价格下探到12万级新低的MONA M03,即便成本控制能力提升,规模也增大,小鹏的汽车毛利率水平仍只到10%,只有理想的一半。
因此,正如何小鹏所言,“现在是从 ICU 往外走的路上,远没到 KTV”的总结不是谦虚,而是对公司现状的理性描述。
蔚来汽车,成为了三家车企中最艰难的一个。去年,蔚来实现营业收入为657.3亿元,同比增长18.2%,其中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197.0亿元,同比增长15.2%。但营业收入增长的同时,蔚来仍然逃不过亏损,且进一步扩大。2024年,蔚来净亏损224.0亿元,亏损同比扩大8.1%,其中第四季度净亏损71.1亿元,亏损同比扩大37.9%。
成立十年来,蔚来汽车的亏损累计已经超过千亿元。换电站,以及NIO House、用户服务等高端生态的成本投入居高不下,而这一系列高端生态的投入能否实现加速带来回报,也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对此,李斌坦言:蔚来确实今年压力比较大,我们会全面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全面提升自己的运营质量,争取早日实现盈利。
同一场硬仗
分化下的“厮杀”。
不断地差距,让原本各有所长的“蔚小理”正变得更加相似。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坚守高端纯电领域的蔚来意识到,必须打造出走量的产品才有更多机会存活下去。2024年,蔚来的工作重心放在乐道、萤火虫两个子品牌上。其中,乐道正式进入理想品牌聚焦的用户群体,价位区间也将有一定的交叉、重合;萤火虫则与小鹏当前的热销车型P7+和MONA M03相仿。
小鹏汽车也正式踏入增程领域。据悉,小鹏汽车以后的技术路线或按车型大小区分,中小型车采用“纯电”模式,中大型车采用“纯电+增程”的模式,而今年推出的首款增程产品将是一款大尺寸SUV车型,踏入理想L系列所处的细分市场。
而对理想汽车而言,其在今年将推出纯电SUV,与蔚来ES6、ES8,小鹏G9等展开竞争。“我们对于后续的纯电车型非常有信心。正如我们增程L系列在高端新能源市场的表现一样,我们会努力让纯电SUV成为高端纯电市场的第一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