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菱宏光有没有isofix接口
动力系统的配置很有意思,发动机舱里搭载了一台1.5L自然吸气发动机,虽然这台发动机输出功率只有99马力,但这种增程器发动机主要就是追求热效率,可以实现阿特金森循环,而且只需要烧92号汽油。真正驱动车轮的其实是电动机系统,后置单电机输出做到102马力,满足日常家用已经够了。
首先依然采用微面架构的情况下,虽然车身总长度只有4515mm,但是空间利用率是相当高的,车身宽度1725mm,关键是轴距已经干到了2850mm,如果横向对比的话,这台车的轴距表现完全可以媲美一些主流的中型SUV。
关键是内部采用了大5座的布局,这样第2排座椅可以尽量靠后,实际上腿部空间就相当宽敞了。而且五菱宏光是出了名得能拉,后尾箱打开之后完全可以轻松放下一些大件物品。
毕竟是定位新能源了,所以增程版的五菱宏光外观设计确实和传统燃油时代不太一样,车头前脸采用了半封闭的设计,而且整体造型风格非常圆润,再加上两侧比较简约的大灯,看起来也确实有点类似新势力的感觉了。
虽然车身侧面并没有采用后排侧滑门,但整个后门的开启面积也相对比较大,毕竟这款车轴距足够长,留给中间的开门位置就很宽敞。当然细节方面还是能够感觉到一些控制成本的痕迹,比如采用了相对比较小的轮胎和轮毂,尾部也只是采用了比较简单的传统尾灯。
五菱宏光增程版,纯电续航50公里,空间够大,价格依然接地气
国内汽车消费市场发展了这么多年,也确实涌现出了不少所谓的神车,就比如SUV领域的哈弗H6当年确实相当强,但要说真正比较亲民路线的选手,那还是五菱宏光,这款车的存在感实在太强了,特别是在广大乡村成了很多人的人生第1台车,价格便宜而且非常实用。如今新能源大趋势已经来了,五菱宏光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近日全新的五菱宏光增程版已经开始预售阶段。
新车起步预售价6.88万,即便是上升到顶配的舒适型也不过7.38万,这样的价格放在新能源市场依然是足够有杀伤力。如今这款车采用了增程器的技术体系,在同类型圈子里确实没什么竞争对手。
首先依然采用微面架构的情况下,虽然车身总长度只有4515mm,但是空间利用率是相当高的,车身宽度1725mm,关键是轴距已经干到了2850mm,如果横向对比的话,这台车的轴距表现完全可以媲美一些主流的中型SUV。
关键是内部采用了大5座的布局,这样第2排座椅可以尽量靠后,实际上腿部空间就相当宽敞了。而且五菱宏光是出了名得能拉,后尾箱打开之后完全可以轻松放下一些大件物品。
毕竟是定位新能源了,所以增程版的五菱宏光外观设计确实和传统燃油时代不太一样,车头前脸采用了半封闭的设计,而且整体造型风格非常圆润,再加上两侧比较简约的大灯,看起来也确实有点类似新势力的感觉了。
虽然车身侧面并没有采用后排侧滑门,但整个后门的开启面积也相对比较大,毕竟这款车轴距足够长,留给中间的开门位置就很宽敞。当然细节方面还是能够感觉到一些控制成本的痕迹,比如采用了相对比较小的轮胎和轮毂,尾部也只是采用了比较简单的传统尾灯。
内饰谈不上精致,毕竟经常接触到的部位还是采用了黑色硬塑料的质感,不过这款车至少给你提供了中控车机屏幕,虽然只是八英寸的小屏,但基础的智能化需求还是能够满足的,至少看起来不是那么廉价。
动力系统的配置很有意思,发动机舱里搭载了一台1.5L自然吸气发动机,虽然这台发动机输出功率只有99马力,但这种增程器发动机主要就是追求热效率,可以实现阿特金森循环,而且只需要烧92号汽油。真正驱动车轮的其实是电动机系统,后置单电机输出做到102马力,满足日常家用已经够了。
关键现在有电池组的情况下可以做到50公里纯电续航,而且满油满电综合续航能做到1000公里的水平,增程器的技术体系也确实拉低了亏电状态下的油耗,所以拿这款车拉一些货物的话,用车成本就很爽了,不得不说上汽通用五菱思路很清晰,往往能够抓住很大一部分群体的用车痛点。
昨天开始接受五菱宏光 EREV 的预订,这是一款电动宏光,配备了一个内燃机,该内燃机不与车轮机械连接,以发电机模式运行并为牵引电池充电。搭载此类动力装置的汽车被缩写为EREV(增程式电动车)。
近两年,在传统“电动车”需求放缓的背景下,增程式电动车细分市场增长十分迅速,因此五菱宏光进军该细分市场也就不足为奇了,同时还保持了其主要优势——低价。
五菱宏光增程式电动车与其电动车一样,由安装在后轴上的单个电动机驱动,其最大输出功率为 75 千瓦(102 马力)和 180 牛米。安装在地板上的磷酸铁锂电池的容量与电动版相比从32.6 kWh减少到8.5 kWh。引擎盖下是一台 1.5 升汽油发动机,专为 EREV 型车辆开发,采用阿特金森循环运行,最大输出功率为 99 马力。和 125 牛米。在电池充满电的情况下,五菱宏光增程式EV在不启动内燃机的情况下按照CLTC循环可行驶50公里,在油箱满油的条件下混合动力模式下可行驶1000公里。动态特性尚未公布。
在预售阶段,五菱宏光EREV售价为68,800元,长期以来一直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则,那就是预售价格永远高于实际零售价,这意味着实际上基础配置的五菱宏光EREV的价格会更低。为了进行比较,假设一次充电可行驶 300 公里的五菱宏光电动汽车售价为 69,800 元。当然,混动版本在很多时候比纯电动版本更加便捷实用,所以随着增程式增压版的出现,五菱宏光的销量上升也是很有可能的。
五菱宏光增程式电动车与其电动车一样,由安装在后轴上的单个电动机驱动,其最大输出功率为 75 千瓦(102 马力)和 180 牛米。安装在地板上的磷酸铁锂电池的容量与电动版相比从32.6 kWh减少到8.5 kWh。引擎盖下是一台 1.5 升汽油发动机,专为 EREV 型车辆开发,采用阿特金森循环运行,最大输出功率为 99 马力。和 125 牛米。在电池充满电的情况下,五菱宏光增程式EV在不启动内燃机的情况下按照CLTC循环可行驶50公里,在油箱满油的条件下混合动力模式下可行驶1000公里。动态特性尚未公布。
从外观上看,五菱宏光 EREV 与电动版的区别在于,本质上仅在于前部增加了汽油发动机冷却系统所需的孔。主要尺寸保持不变:总长 - 4515 毫米,宽度 - 1725 毫米,高度 - 1790 毫米,轴距 - 2850 毫米。
五菱宏光 EREV 的内饰为五座或七座,但无论如何,装饰都非常朴素,因为这是低成本细分市场。不过,车上有空调、8寸多媒体屏幕、后视摄像头以及一套最低限度的主被动安全系统。
在预售阶段,五菱宏光EREV售价为68,800元,长期以来一直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则,那就是预售价格永远高于实际零售价,这意味着实际上基础配置的五菱宏光EREV的价格会更低。为了进行比较,假设一次充电可行驶 300 公里的五菱宏光电动汽车售价为 69,800 元。当然,混动版本在很多时候比纯电动版本更加便捷实用,所以随着增程式增压版的出现,五菱宏光的销量上升也是很有可能的。
而插电混动跟增程的最大差异点在于前者发动机直接参与驱动,向车轮提供动力,这意味着发动机与车轮之间必须有传动轴。如果要维持后驱布局,贯穿车底的传动轴势必会跟油箱、电池干涉,所以插电混动自然就被放弃了。但增程就没有传动轴这个烦恼,发动机(增程器)与发电机依然布置在车头,而后轴则布置单电机,底盘中央位置留给电池,由于不需要传动轴的存在,又能发挥出可油可电的特点,简直就是为宏光打造的先天圣体。
当然了,从技术层面去展开,插电混动构型确实会更复杂些,哪怕是单挡直驱的插电混动,也得需要布置电控单元(TCU)以及相应的传动齿轮组。并且需要匹配好发动机和电机之间的工作才能将能耗的优势发挥出来。放在乘用车上,这对于五菱而言没啥难度,可是宏光的用户不光需要更多复杂的场景下用车,也需要稳定的动力输出以及更高的可靠性。综合而言,增程就是宏光的不二之选。
新能源时代下的回本神器
问题又来了,造一台宏光增程不难,造一台有技术含量的宏光增程可不容易,这事并非随便找台增程器和电机塞进宏光车身那么简单。理论上商用车可以在乘用车增程系统的基础上拓展开发,技术路线是一脉相承的,但诸多细节需要根据商用车的用车场景重新考量。
“你肯定没想到,买宏光的人比你想象中有钱”,这是某位五菱销售跟我们聊天时说道。而开着BBA来买宏光的老板们在意的终究还是成本,不光是购车成本,还有用车成本,后期维护成本等等。这也是个别用户至今还是青睐宏光燃油版的原因,南至40°北至零下30°的恶劣环境下具备耐操的能力,也是一门技术。
所以宏光增程版围绕着几个跟成本息息相关的点去入手,一方面强化了增程器的油电转换效率,使用了液冷扁线发电系统,外加柔性飞轮。让增程器介入的动静更小,并且将亏电油耗控制在4.3L/100km(NEDC);其次1.5L的增程器也做到8-60Kw高效区间覆盖,实现97.5%发电机最高效率。
另一方面作为驱动车轮的主力,宏光增程版的后电机同样采用扁线液冷技术,75kW/180N·m的峰值功率/扭矩看似不起眼,但考虑到电机低转高扭的特性以及整车的电耗,这颗电机属于够用有余的水平,盲目用更大功率的电机意味着电机本体体积、电耗都会同步提升,这不是宏光车主们想要得到的。
一燃油一纯电,理论上已经能满足90%的用户,但问题是五菱宏光的用户群体覆盖范围实在太广,用车场景也远超普通的乘用车。对于有跨城中远途需求,对新能源接受程度不高的人,适合宏光燃油版;对于城市里自有生意用户,需要高频出行,每天跑80-200km左右的,适合宏光纯电版。
有意思的地方来了,油车能跑(长途),不能省;电车能省,不能跑(远途)。那增程自然就是那个“既要又要”的选择,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这话恐怕连初中生都听说过了。把竞品的路堵住,让竞品无路可走,在精准洞察用户需求的五菱眼中,这只是稀松平常的事而已。
增程是过渡方案?不,是为宏光量身打造的最优解
按道理,插电混动也能满足上述既要又要的需求,五菱又何必死磕增程呢?这问题我抛给了五菱的研发部门,他们回答估计会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为了后驱。没想到吧,后驱俨然成了宏光家族的祖宗之法,轻易不可改动。毕竟宏光的用户少说也要拉1吨的货物,后驱在载重场景下确实比前驱有优势,更别说上山爬坡等场景了。
而插电混动跟增程的最大差异点在于前者发动机直接参与驱动,向车轮提供动力,这意味着发动机与车轮之间必须有传动轴。如果要维持后驱布局,贯穿车底的传动轴势必会跟油箱、电池干涉,所以插电混动自然就被放弃了。但增程就没有传动轴这个烦恼,发动机(增程器)与发电机依然布置在车头,而后轴则布置单电机,底盘中央位置留给电池,由于不需要传动轴的存在,又能发挥出可油可电的特点,简直就是为宏光打造的先天圣体。
当然了,从技术层面去展开,插电混动构型确实会更复杂些,哪怕是单挡直驱的插电混动,也得需要布置电控单元(TCU)以及相应的传动齿轮组。并且需要匹配好发动机和电机之间的工作才能将能耗的优势发挥出来。放在乘用车上,这对于五菱而言没啥难度,可是宏光的用户不光需要更多复杂的场景下用车,也需要稳定的动力输出以及更高的可靠性。综合而言,增程就是宏光的不二之选。
新能源时代下的回本神器
问题又来了,造一台宏光增程不难,造一台有技术含量的宏光增程可不容易,这事并非随便找台增程器和电机塞进宏光车身那么简单。理论上商用车可以在乘用车增程系统的基础上拓展开发,技术路线是一脉相承的,但诸多细节需要根据商用车的用车场景重新考量。
“你肯定没想到,买宏光的人比你想象中有钱”,这是某位五菱销售跟我们聊天时说道。而开着BBA来买宏光的老板们在意的终究还是成本,不光是购车成本,还有用车成本,后期维护成本等等。这也是个别用户至今还是青睐宏光燃油版的原因,南至40°北至零下30°的恶劣环境下具备耐操的能力,也是一门技术。
同时从车型特点的角度也是可以分析出正确答案的,MPV车型翻译过来就是多用途车;而面包车翻译过来应当叫做“小型客车,”因为面包车的英文名称叫做MINI BUS,迷你本就是一个音译舶来词。所以面包车的特点就是小,其尺寸可参考的车型主要以采用中置后驱平台的车辆为主,比如五菱之光、长安之星、东风小康、一汽佳宝等;车身尺寸普遍低于4000*1650*1800毫米,发动机排量则多小于1.0L(升),符合国内法规对微型车的定义,所以也被老司机叫做“微面(微型面包车)。”
那么MPV在这一方面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既然谈到尺寸和排量则差异必定在这两方面,MPV的尺寸普遍在4500*1750*1800毫米左右起步,参考车型有大众途安、五菱宏光、长安欧尚、比亚迪宋MAX、吉利嘉际等;发动机的排量则在1.0L以上,普遍采用1.5L~2.0L排量的发动机。
同时车辆驱动平台一定是前置前驱或前置后驱,车头有独立的发动机舱,有一个较长的车头;而中置后驱的发动机在前排座椅的下方或中间凸起的位置;两种不同的驱动方案会有截然不同的驾乘体验,主要差异在于噪音、温度和振动程度。
五菱宏光的车身尺寸达到了MPV的标准,同时也采用了标准的前置后驱平台,所以这款车当然是MPV;只不过是价格低了一些;有些汽车爱好者会有以价格论车型的坏习惯,这是不好的;但客观上也不是所有司机都有这种主观恶意,依然认为五菱宏光是面包车的原因主要是五菱汽车曾经是面包车市场里的顶流品牌,市场占有率非常高,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品牌认知,这就不能说是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