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最新大众polo

易车知识库 Polo

140条内容

进入知识库

车厘子

关注

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看到,目前Polo销量相当少,今年1-7月份,大众Polo累计销量为1.88万辆,而这个销量数字几乎是上一代车型的单月销量。Polo销量的滑铁卢除了受到国内小型电动车的冲击外,其价格也是主要原因。在2022-2023年,其价格依然坚挺。

展开查看更多

汽车Hero

关注

斯柯达其实有过不少的“高光时刻”,斯柯达曾经在仅有单一车型在售的情况下,实现了中国市场占有率超过1%,斯柯达也曾经在中国的单年交付量达到 18 万台,同比增速接近 50%,无比风光;到了2016年,斯柯达的销量一度超过30万辆;2018年,斯柯达的销量达到了34万辆。


这样的销量表现,让斯柯达发现,“便宜的大众”这五个字在中国市场上,可实在是太好用了,好用到让斯柯达觉得为“五斗米折腰”也没什么,所以干脆把宣传语都改成了“懂大众的都买斯柯达了”。可所有的礼物,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斯柯达的风光延续到2019年,其开始走起了下坡路。


中国市场波云诡谲,三年疫情、芯片短缺、新能源市场崛起,斯柯达在这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下,愈发向下。


2019年——2022年,斯柯达的销量分别为28.2万辆、17.3万辆、7.1万辆、4.4万辆;当然了,对于这样的销量表现,斯柯达也不是没有做过努力,比如推动车型本土化、降低售价等,但是由于自主品牌弯道超车,进一步挤占了合资品牌的生存空间,斯柯达还是走到了今天这一步。


结语

而事实上,退而不退,将死不死,斯柯达的现状不过是出现销量崩塌,品牌溃败的二线合资的缩影。只能说市场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必然会淘汰末尾玩家,下一位该是谁呢?

展开查看更多

汽车Hero

关注

2019年——2022年,斯柯达的销量分别为28.2万辆、17.3万辆、7.1万辆、4.4万辆;当然了,对于这样的销量表现,斯柯达也不是没有做过努力,比如推动车型本土化、降低售价等,但是由于自主品牌弯道超车,进一步挤占了合资品牌的生存空间,斯柯达还是走到了今天这一步。

展开查看更多

AIRBFT气动避震

关注

超低姿态 大众POLO改装AIRBFT气动避震低趴风格;超低姿态,是改装车界中一种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美学表达,而大众Polo与AIRBFT气动避震系统的结合,则完美诠释了这一风格。原本小巧玲珑的Polo,在经历改装后,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以一种前所未有的低趴姿态展现在众人面前。

AIRBFT气动避震系统的加入,让Polo的车身高度得到了极致的降低,几乎贴地而行。这种超低姿态不仅让Polo的外观更加激进、动感,更赋予了它一种独特的赛道气息,仿佛随时准备在街头巷尾上演一场速度与激情的较量。

改装后的Polo,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精心雕琢的痕迹。宽体套件、定制轮毂、低矮的车身,以及那几乎与地面平行的姿态,共同构建了一个令人过目难忘的形象。这样的Polo,不再是那个默默无闻的城市代步工具,而是成为了改装车迷们争相追捧的焦点。

超低姿态的Polo,不仅是对车辆外观的极致改造,更是对改装文化和汽车美学的深刻理解与追求。它让人们在惊叹于车辆美丽外观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改装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无限可能。在未来,相信会有更多像这样的改装案例出现,继续推动着改装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展开查看更多

AIRBFT气动避震

关注

AIRBFT气动避震系统的加入,让Polo的车身高度得到了极致的降低,几乎贴地而行。这种超低姿态不仅让Polo的外观更加激进、动感,更赋予了它一种独特的赛道气息,仿佛随时准备在街头巷尾上演一场速度与激情的较量。

改装后的Polo,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精心雕琢的痕迹。宽体套件、定制轮毂、低矮的车身,以及那几乎与地面平行的姿态,共同构建了一个令人过目难忘的形象。这样的Polo,不再是那个默默无闻的城市代步工具,而是成为了改装车迷们争相追捧的焦点。

超低姿态的Polo,不仅是对车辆外观的极致改造,更是对改装文化和汽车美学的深刻理解与追求。它让人们在惊叹于车辆美丽外观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改装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无限可能。在未来,相信会有更多像这样的改装案例出现,继续推动着改装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展开查看更多

AIRBFT气动避震

关注

AIRBFT气动避震系统的加入,让Polo的车身高度得到了极致的降低,几乎贴地而行。这种超低姿态不仅让Polo的外观更加激进、动感,更赋予了它一种独特的赛道气息,仿佛随时准备在街头巷尾上演一场速度与激情的较量。

改装后的Polo,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精心雕琢的痕迹。宽体套件、定制轮毂、低矮的车身,以及那几乎与地面平行的姿态,共同构建了一个令人过目难忘的形象。这样的Polo,不再是那个默默无闻的城市代步工具,而是成为了改装车迷们争相追捧的焦点。

展开查看更多

正时TIMES

关注

从1900年在汽车发动机上首次安装机械增压器,到现在已经有124年了,这期间机械增压器不断进化,诞生出来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其中一点没变的,就是机械增压器依靠发动机曲轴驱动,而不像涡轮增压器那样,依靠废气驱动。

机械增压器如何工作?

增压器按照工作原理,可以分为2类:容积式增压器和涡轮压气增压器。之前我们讲过的涡轮增压器属于涡轮压气增压器,而机械增压器都属于容积式增压器。

根据结构不同,机械增压器主要有鲁式增压器、双蜗杆增压器、离心增压这几种,此外还有滚动增压等增压形式。

鲁式增压器

鲁式增压器就是最早的增压器,于1860年发明。鲁式增压器由2个互相啮合的转子通过旋转的方式将外部空气吸入增压。其形状就像是2个齿轮一样,互相啮合将空气挤入进气道。

最早的时候,鲁式增压器的2个转子采用两叶片式的直齿方式啮合造型,效率较低,噪声振动也比较大。

后期经过改良,鲁式增压器以斜齿的方式啮合,叶片数量也增加到三叶和四叶。斜齿啮合工作更加平稳,冲击振动小,静音性更好,还提升了工作效率。

鲁式增压器可以想象成一个绞肉机,肉就是空气,空气经过轴线方向进入,经过2个转子后再流入进气道。

双蜗杆增压器

双蜗杆式增压器又称为罗茨鼓风机,造型和鲁氏机械增压器基本一致,只是转子的造型不同,属于鲁氏机械增压器的改进型。

双蜗杆式增压器也是通过一组啮合转子工作。但和鲁氏增压器不同的是,双蜗杆式增压器具备压缩空气的作用,效率大幅提升,也是目前市面上机械增压器的主流类型。

双蜗杆式增压器的转子为不对称蜗杆,俗称一公一母。

双螺旋式增压器也是通过蜗杆转子旋转,压缩转子壳体内的空气,进行泵气。和鲁式增压器的区别在于,双螺旋式增压器的空气从蜗杆转子的进气口流向排气口时,气道会逐渐变小,使得空气被压缩,这样就大幅提高增压器的效率,又使得增压器不需要造得十分庞大。

滚动式增压器

滚动式增压器又称为G-Lader Supercharger。在20世纪90年代时期,大众汽车装配在大众POLO G40和Corrado G60之上,其原理是在一个螺旋形状的进气道中央布置一个偏心驱动轮,在偏心驱动 轮上安装另外一个与进气道匹配的螺旋叶片,两者之间相互平行。

随着偏心轮的转动,螺旋叶片不断的在螺旋进气道内滚动式运行,不断挤压流入的空气,进而形成增压作用。

离心式增压器

离心式增压器的外观和和废气涡轮非常相似,原理也类似,很多人也会以为这是废气涡轮增压器,不过它只有一个叶轮,从驱动形式上来说,离心式增压器是一款货真价实的机械增压器。

离心式增压器也是通过叶轮旋转,将空气吸入狭小的压缩机壳体进行增压。由于离心式增压器的叶轮由发动机驱动,不受限于废气量,只要发动机处于工作状态,离心式增压器均能提供增压。

为什么机械增压没能流行起来?

早年间,奔驰、宝马、奥迪,以及一众美系车都有搭载机械增压的车子,而到现在,市面上已经难觅机械增压的汽车,只有少部分大排量美系车还有搭载。

机械增压器由发动机曲轴驱动,只要发动机在转动,增压器就处于工作状态,且负载跟随发动机的转速。踩下油门,机械增压器的转速和发动机转速同步提高,也就不存在动力迟滞的情况。因此机械增压发动机的出力表现与自然吸气发动机极为相似,却能拥有较大的马力与扭力。

说完了优势,再来看看劣势。机械增压器缺点主要有三点,油耗、体积、压气效率。

消耗动力 增加油耗

机械增压器由发动机驱动,从发动机起动后就处于工作状态,无时不刻地消耗发动机动力。

试想,发动机除了水泵、发电机、空调外,还要带动一个机械增压器,油耗增加、结构复杂,还额外消耗动力,增加油耗,而废弃涡轮则完全不消耗发动机的动力,依靠巨大的排气能量即可工作。

展开查看更多

正时TIMES

关注

之前的文章,我们对涡轮增压器的工作原理和缺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那么机械增压器如何工作?又为什么没能流行起来呢?

患难与共 机械增压

从1900年在汽车发动机上首次安装机械增压器,到现在已经有124年了,这期间机械增压器不断进化,诞生出来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其中一点没变的,就是机械增压器依靠发动机曲轴驱动,而不像涡轮增压器那样,依靠废气驱动。

机械增压器如何工作?

增压器按照工作原理,可以分为2类:容积式增压器和涡轮压气增压器。之前我们讲过的涡轮增压器属于涡轮压气增压器,而机械增压器都属于容积式增压器。

根据结构不同,机械增压器主要有鲁式增压器、双蜗杆增压器、离心增压这几种,此外还有滚动增压等增压形式。

鲁式增压器

鲁式增压器就是最早的增压器,于1860年发明。鲁式增压器由2个互相啮合的转子通过旋转的方式将外部空气吸入增压。其形状就像是2个齿轮一样,互相啮合将空气挤入进气道。

最早的时候,鲁式增压器的2个转子采用两叶片式的直齿方式啮合造型,效率较低,噪声振动也比较大。

后期经过改良,鲁式增压器以斜齿的方式啮合,叶片数量也增加到三叶和四叶。斜齿啮合工作更加平稳,冲击振动小,静音性更好,还提升了工作效率。

鲁式增压器可以想象成一个绞肉机,肉就是空气,空气经过轴线方向进入,经过2个转子后再流入进气道。

双蜗杆增压器

双蜗杆式增压器又称为罗茨鼓风机,造型和鲁氏机械增压器基本一致,只是转子的造型不同,属于鲁氏机械增压器的改进型。

双蜗杆式增压器也是通过一组啮合转子工作。但和鲁氏增压器不同的是,双蜗杆式增压器具备压缩空气的作用,效率大幅提升,也是目前市面上机械增压器的主流类型。

双蜗杆式增压器的转子为不对称蜗杆,俗称一公一母。

双螺旋式增压器也是通过蜗杆转子旋转,压缩转子壳体内的空气,进行泵气。和鲁式增压器的区别在于,双螺旋式增压器的空气从蜗杆转子的进气口流向排气口时,气道会逐渐变小,使得空气被压缩,这样就大幅提高增压器的效率,又使得增压器不需要造得十分庞大。

滚动式增压器

滚动式增压器又称为G-Lader Supercharger。在20世纪90年代时期,大众汽车装配在大众POLO G40和Corrado G60之上,其原理是在一个螺旋形状的进气道中央布置一个偏心驱动轮,在偏心驱动 轮上安装另外一个与进气道匹配的螺旋叶片,两者之间相互平行。

随着偏心轮的转动,螺旋叶片不断的在螺旋进气道内滚动式运行,不断挤压流入的空气,进而形成增压作用。

离心式增压器

离心式增压器的外观和和废气涡轮非常相似,原理也类似,很多人也会以为这是废气涡轮增压器,不过它只有一个叶轮,从驱动形式上来说,离心式增压器是一款货真价实的机械增压器。

离心式增压器也是通过叶轮旋转,将空气吸入狭小的压缩机壳体进行增压。由于离心式增压器的叶轮由发动机驱动,不受限于废气量,只要发动机处于工作状态,离心式增压器均能提供增压。

为什么机械增压没能流行起来?

早年间,奔驰、宝马、奥迪,以及一众美系车都有搭载机械增压的车子,而到现在,市面上已经难觅机械增压的汽车,只有少部分大排量美系车还有搭载。

机械增压器由发动机曲轴驱动,只要发动机在转动,增压器就处于工作状态,且负载跟随发动机的转速。踩下油门,机械增压器的转速和发动机转速同步提高,也就不存在动力迟滞的情况。因此机械增压发动机的出力表现与自然吸气发动机极为相似,却能拥有较大的马力与扭力。

说完了优势,再来看看劣势。机械增压器缺点主要有三点,油耗、体积、压气效率。

消耗动力 增加油耗

机械增压器由发动机驱动,从发动机起动后就处于工作状态,无时不刻地消耗发动机动力。

试想,发动机除了水泵、发电机、空调外,还要带动一个机械增压器,油耗增加、结构复杂,还额外消耗动力,增加油耗,而废弃涡轮则完全不消耗发动机的动力,依靠巨大的排气能量即可工作。

压气效率低 体积大

虽然双蜗杆增压器相比鲁式增压器已经提升了工作效率,但相比废气涡轮,机械增压器效率仍然要低不少。想要增加压气效率,只能提升转子的尺寸,这就导致体积过大。看过速度与激情的车迷们相比都对主角的肌肉车印象深刻。

片中的Charger搭载7.0L Hemi V8引擎,原厂425马力,影片中Dom为Charger装上了超大的机械增压器后,马力已经达到了900。

不同的工作方式,导致了两者在动力输出上有着明显的区别,机械增压器有接近自然进气的线性输出,而涡轮增压器则因为有涡轮迟滞的现象,出力多了一丝突兀,少了一份从容。在废气涡轮多番改进后,机械增压的优点似乎已经荡然无存,虽然机械的魅力依然让很多车迷兴奋不已,但也仅局限于此了。

展开查看更多

正时TIMES

关注

之前的文章,我们对涡轮增压器的工作原理和缺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那么机械增压器如何工作?又为什么没能流行起来呢?

患难与共 机械增压

从1900年在汽车发动机上首次安装机械增压器,到现在已经有124年了,这期间机械增压器不断进化,诞生出来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其中一点没变的,就是机械增压器依靠发动机曲轴驱动,而不像涡轮增压器那样,依靠废气驱动。

机械增压器如何工作?

增压器按照工作原理,可以分为2类:容积式增压器和涡轮压气增压器。之前我们讲过的涡轮增压器属于涡轮压气增压器,而机械增压器都属于容积式增压器。

根据结构不同,机械增压器主要有鲁式增压器、双蜗杆增压器、离心增压这几种,此外还有滚动增压等增压形式。

鲁式增压器

鲁式增压器就是最早的增压器,于1860年发明。鲁式增压器由2个互相啮合的转子通过旋转的方式将外部空气吸入增压。其形状就像是2个齿轮一样,互相啮合将空气挤入进气道。

最早的时候,鲁式增压器的2个转子采用两叶片式的直齿方式啮合造型,效率较低,噪声振动也比较大。

后期经过改良,鲁式增压器以斜齿的方式啮合,叶片数量也增加到三叶和四叶。斜齿啮合工作更加平稳,冲击振动小,静音性更好,还提升了工作效率。

鲁式增压器可以想象成一个绞肉机,肉就是空气,空气经过轴线方向进入,经过2个转子后再流入进气道。

双蜗杆增压器

双蜗杆式增压器又称为罗茨鼓风机,造型和鲁氏机械增压器基本一致,只是转子的造型不同,属于鲁氏机械增压器的改进型。

双蜗杆式增压器也是通过一组啮合转子工作。但和鲁氏增压器不同的是,双蜗杆式增压器具备压缩空气的作用,效率大幅提升,也是目前市面上机械增压器的主流类型。

双蜗杆式增压器的转子为不对称蜗杆,俗称一公一母。

双螺旋式增压器也是通过蜗杆转子旋转,压缩转子壳体内的空气,进行泵气。和鲁式增压器的区别在于,双螺旋式增压器的空气从蜗杆转子的进气口流向排气口时,气道会逐渐变小,使得空气被压缩,这样就大幅提高增压器的效率,又使得增压器不需要造得十分庞大。

滚动式增压器

滚动式增压器又称为G-Lader Supercharger。在20世纪90年代时期,大众汽车装配在大众POLO G40和Corrado G60之上,其原理是在一个螺旋形状的进气道中央布置一个偏心驱动轮,在偏心驱动 轮上安装另外一个与进气道匹配的螺旋叶片,两者之间相互平行。

随着偏心轮的转动,螺旋叶片不断的在螺旋进气道内滚动式运行,不断挤压流入的空气,进而形成增压作用。

离心式增压器

离心式增压器的外观和和废气涡轮非常相似,原理也类似,很多人也会以为这是废气涡轮增压器,不过它只有一个叶轮,从驱动形式上来说,离心式增压器是一款货真价实的机械增压器。

离心式增压器也是通过叶轮旋转,将空气吸入狭小的压缩机壳体进行增压。由于离心式增压器的叶轮由发动机驱动,不受限于废气量,只要发动机处于工作状态,离心式增压器均能提供增压。

为什么机械增压没能流行起来?

早年间,奔驰、宝马、奥迪,以及一众美系车都有搭载机械增压的车子,而到现在,市面上已经难觅机械增压的汽车,只有少部分大排量美系车还有搭载。

机械增压器由发动机曲轴驱动,只要发动机在转动,增压器就处于工作状态,且负载跟随发动机的转速。踩下油门,机械增压器的转速和发动机转速同步提高,也就不存在动力迟滞的情况。因此机械增压发动机的出力表现与自然吸气发动机极为相似,却能拥有较大的马力与扭力。

说完了优势,再来看看劣势。机械增压器缺点主要有三点,油耗、体积、压气效率。

消耗动力 增加油耗

机械增压器由发动机驱动,从发动机起动后就处于工作状态,无时不刻地消耗发动机动力。

试想,发动机除了水泵、发电机、空调外,还要带动一个机械增压器,油耗增加、结构复杂,还额外消耗动力,增加油耗,而废弃涡轮则完全不消耗发动机的动力,依靠巨大的排气能量即可工作。

压气效率低 体积大

虽然双蜗杆增压器相比鲁式增压器已经提升了工作效率,但相比废气涡轮,机械增压器效率仍然要低不少。想要增加压气效率,只能提升转子的尺寸,这就导致体积过大。看过速度与激情的车迷们相比都对主角的肌肉车印象深刻。

片中的Charger搭载7.0L Hemi V8引擎,原厂425马力,影片中Dom为Charger装上了超大的机械增压器后,马力已经达到了900。

不同的工作方式,导致了两者在动力输出上有着明显的区别,机械增压器有接近自然进气的线性输出,而涡轮增压器则因为有涡轮迟滞的现象,出力多了一丝突兀,少了一份从容。在废气涡轮多番改进后,机械增压的优点似乎已经荡然无存,虽然机械的魅力依然让很多车迷兴奋不已,但也仅局限于此了。

展开查看更多

整点说说车

关注

在外观设计方面,Polo Plus和飞度都展现出了各自独特的风格。飞度采用了“萌眼”式的LED大灯,以及流线型的车身设计,给人一种年轻、活力的感觉。而Polo Plus在外观上更加注重运动与时尚感的结合。特有的双V引擎盖设计和一字型格栅,使前脸更加具有吸引力。箭形的侧身线条与尾灯相得益彰,展现出别样的动感。

此外,Polo Plus不仅提供蜜柚金、青柠绿、小桃红、海盐灰、被表白多种潮流车色,更有Polo Style撞色潮酷套件,相比飞度更好的满足了消费者对于个性化的追求。

如果说,外观萝卜青菜各有所爱,那么,更大的乘坐空间相信大家都不会拒绝。Polo Plus的轴距为2564mm,而本田飞度的轴距则为2530mm,显然,本田飞度的乘坐空间会比Polo Plus稍显逊色。

而且Polo Plus还搭载了8英寸数字液晶仪表和8英寸车载智联娱乐交互系统,加之IQ. 智慧车联、Beats Audio潮牌音响系统、Front Assist前方安全辅助系统、隐藏式泊车后视影像系统、无钥匙进入/启动等实用功能,相比本田飞度,Polo Plus可以为用户提供更舒适、安全、愉悦的驾乘感受。

动力方面,Polo Plus搭载EA211 1.5L全铝环保发动机,百公里综合油耗低至5.5L,相比本田飞度(5.57L-6.52L/100km)更省油,同时,Polo Plus凭借高强度车身结构、融合舒适性与操控性的底盘系统,以及全系装备大众著名的XDS+电子差速锁,使得Polo Plus在驾驶过程中相比本田飞度更加稳定、灵活,为驾驶者带来更加愉悦的驾驶体验。

上汽大众Polo Plus在外观设计、内部空间、智能化配置以及性能操控等方面都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相较于本田飞度,Polo Plus无疑是一款更加优秀的小型两厢车选择。如果您正在寻找一款既时尚、又实用的城市精品两厢车,那么Polo Plus无疑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展开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