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这些合资公司低下了高傲的头颅,不得不面对战略转型的失利,也深知自己短期内不可能恢复实力,缩减开支是自保的一种手段。如果是后期的战略能跟上节奏,绝不会裁员以示弱。短期内,无论大众还是丰田本田,都是靠燃油车打拼。
还有揭露出来一个事实,裁员或者人员调整,并不影响日常生产经营。这说明了,即便是裁掉这么多工人,生产经营不受影响,这说明了啥?可以说,合资车企的销量确实大幅缩,产能利用率大大降低,只有缩减产能。
下一步还有一个更大的难题,就是盘活剩余的产能和资产。去年,北京现代一直在出卖工厂,多次挂牌仍然流拍,不得不一降再降,甚至打折出售,仍是无人问津。神龙汽车旗下多个工厂,东风日产和东风本田的工厂,都已经内部转让给了兄弟自主品牌生产。
接下来,可能还会有更多的产能闲置,会陆续被摆上拍卖的平台。造车新势力会成为接盘侠?并不乐观,风头正劲的理想被爆裁员,上午通知下午走人。特斯拉甚至已是二次裁员,高合汽车、威马汽车甚至不得不停产,以应对行业的危机。
断臂求生也好,刮骨疗伤也罢,新能源汽车的内卷,已经让不少车企到了危急时刻,不仅是新能源车企,还有燃油车车企和合资品牌,而且这种震荡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相对之前的观望和徘徊,大家已经开始正视差距,人员优化或许只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