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智己L7> 智己L7纯电> 摘要详情

智己L7而上汽则依靠“七大技术底座”(纯电/混动/氢能平台+电池

智己L7而上汽则依靠“七大技术底座”(纯电/混动/氢能平台+电池

摘要来自:《曾拒绝妥协,如今放下身段与华为合作,上汽下了一盘很大的棋》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曾拒绝妥协,如今放下身段与华为合作,上汽下了一盘很大的棋》的片段:

从合作模式看,双方采用了华为最高级别的智选车模式​,也就是鸿蒙智行。华为将深度参与车型定义、技术研发及销售渠道整合,而上汽则依靠​“七大技术底座”​​(纯电/混动/氢能平台+电池/电驱/超混系统/智能车全栈方案)主导整车开发与生产。与华为此前合作的赛力斯、奇瑞等车企不同,上汽并非“代工厂”角色,而是以​“躯干自主,关节外协”​的模式,将华为的智能技术嵌入自有技术框架中。例如,首款车型虽搭载华为ADS 3.0智驾与鸿蒙座舱,但底层电子架构仍基于上汽自研的iO架构。


上汽面临的转型焦虑

尽管头顶“连续18年国内销冠”光环,上汽在2024年遭遇滑铁卢:全年批发销量401.3万辆,同比下滑20.07%,被比亚迪427.2万辆夺走销量王座。净利润更是同比下滑约90%至15-19亿元。合资板块更是重灾区:上汽大众、通用销量分别下滑5.5%和超50%,新能源转型迟缓导致市场份额被新势力蚕食。


即便自主品牌智己汽车2024年销量增长71%至6.55万辆,但L7车型的智能座舱体验仍被用户吐槽“交互逻辑堪比诺基亚”,水平和主流造车新势力品牌有较大差距,这种反差暴露出上汽的致命短板:智能化技术迭代速度远落后于市场需求。


因此,通过引入华为乾崑智驾系统、鸿蒙座舱4.0,上汽可快速补齐智能体验短板,帮助快速提升上汽整体的智能座舱与智驾水平,算是解决了燃眉之急。

从“闭门造车”到生态开放

上汽与华为的合作,到底由谁来主导,是个大问题。

上汽的竞争力在于全产业链闭环能力:旗下零束科技(智驾)、联合电子(电驱)、华域汽车(底盘)覆盖核心零部件;与宁德时代、阿里巴巴的外部合作则形成技术协同网络。这种“自主可控+模块化集成”模式,使得上汽和华为在合作中保持话语权。


全球化布局也是上汽的核心竞争力。上汽在海外拥有4座整车基地,全球100余个零部件基地,MG品牌在欧洲年销超20万辆。与华为合作的首款车型“尚界”或将通过上汽海外渠道登陆欧洲市场,实现“中国技术+全球制造”的双向赋能,这对华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毕竟国内市场实在太卷,出海是华为汽车产业必须布局的路径。


此次合作,可看做是上汽​“3+3”战略的延伸:前三个“3”指纯电、混动、氢能三大技术路线,后三个“3”则是智驾、座舱、电子架构的智能化升级。与华为的联手,实质是以开放生态加速技术迭代上汽的智能化水平,而不是彻底“交出灵魂”。

CopyRight © 2000-2025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