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小鹏P7雷达

易车知识库 小鹏P7

186条内容

进入知识库

百姓评车

关注

目前智能驾驶主要分为两个流派,包括视觉派和激光雷达派。视觉派也可以说是纯视觉化的感知方案,可以简单理解为通过摄像头来模拟人的眼睛,将所看到的画面传输给处理器,使其对其现在的驾驶状况作出预判,最后通过行驶机构来执行下达的驾驶命令,其实就是完全模拟人驾驶汽车时的状态。


特斯拉就是纯视觉自动驾驶方案的代表。该方案主要通过8个摄像头和视觉处理能力,实现360度视野范围,对周围环境的监测距离最远可达250米。

激光雷达派又叫激光雷达方案,以激光雷达为主导,配合毫米波雷达、超声波传感器、摄像头来完成自动驾驶。在行驶过程中所遇到的所有物体、测距等一系列信息的获取全部依靠激光雷达绘制的3D环境地图来实现,进而再通过智能系统下达驾驶指令,这种方案类似于人在走路的时候拄着一根拐杖来帮助行走。目前国产主流的新能源车大多采用这一方案,如问界新M7、理想MEGA、小鹏X9、智界S7和极氪007等。


主流的智驾系统往往依赖激光雷达,它研发难度大,投入也大,那车企为何不顾一切都要研发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智驾系统可以显著提升新车的市场竞争力。而在消费者体验层面,智驾系统由于覆盖日常驾驶更广泛的城市场景,消费者的用车生活能够更加便利。

展开查看更多

车漫部落

关注

因此,不少年轻人在决定买什么车之前,往往都会来试驾一下小鹏P7的鹏翼版车型,以免下决定之后会后悔,毕竟——坐进车内,踩下制动踏板即可轻松关闭的剪刀门,实在是太帅了!且剪刀门开启的时候,还会结合车门侧超声波雷达、车侧超声波雷达、视觉探测等6 种感知方式,以实现智能开门。

微信图片_20240325202343.png

有意思的是,小鹏P7i鹏翼版那豪华平权的理念,真就让不少年轻人试过之后就下订了。毕竟在2024款车型中,无论电动感应后备厢门、后排侧隐私玻璃、对外放电这些实用细节,还是方向盘加热、前排座椅的加热和通风、前排电动座椅记忆、后排座椅加热、手机无线充电面板这些舒适性配置,小鹏P7i一律都做成了标配,因此用起来的感受完全不输40万元、50万元级别的豪华品牌车型,14.96英寸的多媒体屏幕也和骁龙SA8155P芯片搭配,提供极佳的人机交互体验。

微信图片_20240325202457.png

值得一提的是,小鹏P7i鹏翼版用上了仿麂皮面料的顶棚,不仅质感更为出色,还有不容易弄脏、维护打理方便的优势,而257色的幻彩氛围灯,在支持营造不同的光影效果之外,亦支持随着音乐进行变化;就连手机无线充电面板,在50W的高功率之外还搭配了风冷降温,并且可以让主驾驶和副驾驶一同使用。由于小鹏P7i鹏翼版的独特定位,全新的星暮紫、星辰蓝成为了其专属的外观颜色,让个性释放得更加彻底。

微信图片_20240325211520.png

小鹏P7i车型拥有出色的智能驾驶系统,小鹏P7i鹏翼版自然在XPILOT智能驾驶辅助功能之外,还拥有XNGP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堪称无人驾驶前智能辅助驾驶的终极形态,可以应对复杂的城市路况。因此,自动识别红绿灯、自动调节限速、自动上下匝道都可谓小菜一碟,在无划线路口通过、跨车道绕行等项目更是发挥优秀。而2025年年内,XNGP智能辅助驾驶还将实现城市路况下每百公里接管次数小于1次的目标。

微信图片_20240325202600.png

因此,小鹏P7i鹏翼版的硬件标准也十分科幻,双英伟达Orin-X辅助驾驶芯片可以提供508 TOPS的算力,且在2个126线的激光雷达之外,还有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和12个摄像头,前方感知摄像头像素就有800万的像素。

展开查看更多

言车社

关注

首先是外观部分,两台车都是非常时尚运动的,不过它们也有各自的特点。小鹏P7i鹏翼性能版的前脸设计是比较简洁的,采用分体式大灯,上方有一个贯穿整个前脸的日间行车灯,内部设计了一些对称的切点,点亮后的效果还不错。而小米SU7的外形是由宝马iX的设计师李田原先生主导设计的,整个前脸看上去较为扁平,车顶有一个犄角式的激光雷达,机舱盖是两边隆起中间内凹的,并采用一体式大灯,在车灯下方还有进气道,最下方则是梯形进气格栅,内部有与车身同色的镀铬饰条做装饰,其实小米SU7的这套外观设计借鉴了保时捷的Taycan,看上去确实颇有几分相似。

再来看看侧面,小鹏P7i鹏翼性能版采用了轿跑的设计风格,整体线条很流畅,尾部还有溜背造型。小米SU7同样是轿跑的风格,也有流畅的线条和溜背造型,不过该车看起来更低趴一些,而且车头也更扁平,呈现向下俯冲的视觉效果,侧面轮廓看上去也与保时捷Taycan很像,所以小米SU7的运动感会更强一些。

最后再来看看尾部,小鹏P7i鹏翼性能版的尾部设计是比较简洁的,采用了贯穿式的尾灯设计,上方还有一个小鸭尾,不过看起来有点臃肿,没有那种灵活的感觉。而小米SU7同样采用了贯穿式尾灯设计,同时还能看到一些空气动力学设计,比如小鸭尾、尾部风道和电动尾翼等,这些元素都进一步突出了该车的运动属性。

另外,小鹏P7i鹏翼性能版是有鹏翼门的,效果类似一些跑车上的剪刀门,开启后的效果确实很帅,而且除了帅,它还有一些其他优势,比如:开口更大、方便上车,不会出现开门杀的问题等,不过它的维修成本是比较高的。

要说颜值谁高谁低,这个还真不好说,因为颜值的主观因素很大,所以就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了,不过要说运动属性,我觉得还是小米SU7比较明显,它给人的驾驶欲望会更强一些。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两台车的内饰,小鹏P7i鹏翼性能版整体设计很简洁,几乎看不到什么物理按键。屏幕采用了联屏设计,由10.25英寸的全液晶仪表+14.96英寸的中控屏组成,副仪表台只有手机无线充电面板和可升降的杯托,下方还保留了一些储物空间。该车搭载了Xmart OS 4.0车机系统,使用的是高通的8155芯片。

小米SU7的内饰,整体布局其实和市面上很多车差不多,但细节处却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小米SU7的全液晶仪表是支持翻转的,在每次启动的时候就会触发这个效果,可玩性还是挺强的。另外在方向盘上还有两个独立的按钮,左侧是黑色的,应该是用来控制智驾功能的,右侧是红色的,是用来控制驾驶模式的,而且小米SU7还支持Boost模式,按下后可以提供20s的超额扭矩输出,可以带来很爽快的加速体验。此外小米SU7还保留了一些常用功能的实体按键,比如空调、电动尾翼等,而且还支持磁吸外接实体按键,用户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做一些个性化的设计,这个想法还是很有意思的,而且也很实用。

小米SU7的其中一大亮点就是它的生态,支持1000多种小米设备无感上车,5000多款应用逐步适配,而且还支持iPhone和iPad,并全面向第三方开放,这个绝对是小米汽车一个很大的优势,而且其他车企很难实现,这个是小米造车的先天优势。

智驾方面,小鹏P7i鹏翼性能版在硬件方面搭载了2颗激光雷达、12颗高清摄像头、5颗毫米波雷达和12颗超声波雷达,智驾芯片是双英伟达Orin-X。目前小鹏P7i鹏翼性能版的高阶智驾已经覆盖了243个城市,并支持包括城市NGP和高速NGP在内的全场景智能驾驶辅助功能。

小米SU7在硬件方面搭载了1颗车顶激光雷达、11颗高清摄像头、3颗毫米波雷达和12颗超声波雷达,通过这些硬件完成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渲染。智驾芯片使用了两颗英伟达的Orin-X,而且不依赖高精地图,采用自研的底层算法,基于BEV+Transformer+占用网络的结构,不论是大场景还是小场景,它都可以清晰的感知到,小米汽车计划在今年年底开通100个城市的NOA功能。

展开查看更多

解码汽车

关注

首先,传统的自动驾驶系统通常通过相机、激光雷达等传感器获取图像信息,然后再通过高精地图去匹配地图信息;

我简单举一个War3的例子,就是你的单位能看到前面的信息,但是因为“战争迷雾”的存在导致你无法看到更远的信息,导致路径混乱,高精地图的作用就是为了帮助你开图。

但是如果地图更新不及时,车子很容易被带到沟里面去。

XNGP

而无图智驾则通过车载传感器,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实时感知周围环境。这些传感器采集道路、障碍物、行人等信息(有图也是这样的),但是不一样的是车辆将通过传感器获取的数据传输到Orin芯片那边让它进行处理,利用实时数据构建环境地图。这些地图包括了车辆所需的导航和环境理解信息。

展开查看更多

出行局

关注

话虽如此,但需要注意的是,小鹏P7i Max版本车型的核心卖点,并不是它的续航,而是它的智驾系统。硬件上,小鹏P7i用上了两颗英伟达Orin-X芯片,总算力达到了508TOPS,与之搭配的感知硬件有2颗激光雷达、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12个高清摄像头。

从配置水平来看,目前市面上能胜过小鹏P7i的,也就阿维塔11三激光雷达版本和仰望U8三激光雷达版本,一个卖30多万,一个要卖100多万。其实,这也能看出,小鹏P7i还是坚定了走性价比的发展路线,而这次降价的最终目的,还是想“以价换量”。

展开查看更多

車言道car

关注

从外观上来看,作为设计狂魔,小鹏P7i造型十分前卫。分体式大灯足显前脸的犀利,激光雷达与大灯组完美融合,避免了头上长包,破坏了流线轮廓的整体性。流线型车身轮廓是P7i作为高性能轿跑的标志性特征,少了大面积中网看起来没那么霸气,但电车的高性能往往是不容小觑。

有两处地方可以一眼辨别小鹏 P7i,第一个是新款 19 寸运动轮毂,另外一个就是与前大灯融合一体设计的激光雷达。除此之外,新增了星际绿配色,另外还有升级的新月银配色提供。

小鹏 P7i 的内饰方面,有不少 G9 的影子,但是风格更为年轻一些。整体布局有着比较强的科技感,提供有双辐式多功能方向盘、贯穿式双联屏以及电子怀挡,科技感方面营造的比较到位。

对比之前 P7 的长途乘坐体验有不少需要提升的地方,特别是后排长期乘坐容易累,而这次 P7i 座椅得到优化。首先,前排肩部高度获得优化,后排坐垫加长,后排倾角优化至 28°。其次,座椅采用多层复合慢回弹海绵,提升包裹感。相信,实际乘坐效果比老款 P7 有一定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车辆智能方面,座舱标配最新的高通骁龙8155P,Orin-X旗舰芯片,双激光雷达上车,配合5毫米波雷达、12超声波雷达和12摄像头的多冗余传感方案,直接把P7i的智能驾驶带到了XNGP水平。智驾科技,妥妥的高尖端展示,不依赖高精度地图,能依靠车端传感能力,就可以实现端到端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打通城市、高速和泊车三域。

展开查看更多

天和汽车科学岛

关注

小鹏P7i 550系列的低配版本是没有激光雷达的,这一点要搞清楚,对比的版本是售价略高的550Max;然而客观评其价格仍旧无法给出差评,因为目前使用后置后驱平台的中型轿车里,配备激光雷达且价格最低的车仍旧是它。而且该车配备了两个激光雷达,以及五个毫米波雷达,辅助驾驶系统芯片算力达到508 TOPS;其标准看齐小鹏G6双激光雷达版本,智驾系统的硬件水平确实高。

并且小鹏汽车郑荣卿还发布动态称:

XNGP年底50城,明年200城,都给你。

这次说是“不画饼”了,不过小鹏P5的车主可能不信,因为小鹏P5激光雷达版本曾经也允诺支持多城,结果现在不更新了;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两万元抵用券,作用是未来购车的时候使用……所以这里有两个客观事实,其一是小鹏P7i 550Max的智驾系统硬件配置标准确实很高,其二是现在的允诺可信度值得商榷,做到了再说“不是画饼”,年末和明年的事现在说管什么用?!这些汽车高管现在真的都是信用危机了。

展开查看更多

汽车通讯社

关注

这意味着,离目标越远,想象空间就越大,各个厂商也更容易在此拉开差距,更何况现如今各个车企所布局的方式也大不相同,有的“重地图”,有的“重雷达”,有的企业选择“纯视觉”。

但无论选择哪种路线,似乎都很难绕过一个词,那就是“AI”。

现阶段的主流自动驾驶是模块化的,可以分为感知模块、定位模块、决策模块、路径规划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每个模块下还包含着众多小模块。

简单来说就是,汽车感知到信号,再根据所在的定位、路况做出决策,再预测接下来的道路情况,并向车辆发送控制信号。这一过程中包括图像处理、决策判断、预测控制,而这三个过程的进行,都与AI密不可分。

例如在图像处理模块,感知系统感知到了大量的道路信息,车、行人、斑马线、红绿灯等等,起初AI无法判断这些信息,但通过大量的数据训练后,AI就可以对各个区域进行区分,并做好标注,达到与人类相同的认知结果。

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人工智能基础数据服务市场规模为45亿元,预计2027年有望达到130亿-160亿元,而自动驾驶是这一市场占比最大的下游应用。

其次是决策判断模块,在进行数据感知后,AI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做出与人类驾驶习惯相同的决策,再通过大量的数据训练预测接下来的行人、车辆动向,并完成对车辆的控制。

但由于车辆接受的数据量过于巨大,导致单车的终端越来越无法满足运算能力的需求,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开始建立起云端系统,让AI在云端进行分析后,再传回车辆做出决策。

所以你看,在整个自动驾驶的操作中,AI的作用不可忽视。而除了自动驾驶之外,在人机交互方面,AI也更适合与人类进行交流。

例如此前爆火的ChatGPT,前不久Stellantis宣布旗下豪车将搭载ChatGPT,而百度和吉利联合推出的极越01,更是直接将号称中国版ChatGPT的文心一言直接搬上了车内,用于与车主的交流。

由此可见,随着汽车智能化的推进,AI与汽车将越来越密不可分。何小鹏更是直接表示:“汽车行业将由软件定义汽车过渡到AI定义汽车”。看到这,何小鹏将“AI定义汽车”作为车企下回合的竞争主题,也就可以理解了。

马斯克出题,何小鹏接招

事实上,何小鹏将AI定义汽车作为重点,一方面是更符合小鹏“科技、智能”的属性,另一方面,也是对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的一次防御。

早在许多年前,特斯拉CEO马斯克就曾发表过AI对汽车的重要性。在其尚未发布的FSD Beta v12自动驾驶系统中就应用了大量AI技术,并将前文提到的自动驾驶中的定位模块、决策模块、路径规划模块、控制模块合而为一,打造端到端的自动驾驶。

这一举动无疑给中国车企施加了压力,毕竟由AI大模型打造的端到端自动驾驶,更符合人类的驾驶习惯。

那么,何小鹏究竟做了哪些功课?

在科技日现场,何小鹏表示,在完成AI定义汽车前,小鹏首先要把前面的准备工作做到最好,也就是AI赋能的高阶智能驾驶功能。何小鹏的目标也很明确,主要可以分为三点:增效、降本、普及。

首先是增效上,在前不久小鹏刚刚首发升级了的XNGP全场景导航辅助驾驶,通过全面升级的架构和感知能力,让其具备在高精地图未覆盖路段的A点到B点实现导航辅助驾驶。

小鹏还推出了具备长时序、多对象、强推理的XNet2.0感知架构,简单来说就是,可以预判车主的预判,还可以让决策更拟人,并且像人类驾驶员一样更懂得变通。除此之外,还带来了基于神经网络的规划与控制的XPlanner。

二者与更多的技术结合,共同组成了小鹏的智驾终极架构——XBrain。

小鹏汽车智驾负责人李力耘表示,在XBrain的加持下,小鹏接下来的目标是轻地图、全场景、轻感知,这一点也与布局纯视觉的特斯拉迷之相似。

第二点便是降本。要知道,激光雷达等感知系统本身的价格就极其昂贵,虽然现如今随着量产规模化,但成本依然相对较高,而选择轻感知的方式本身就会让整车的智驾系统成本大幅减少。

其次是小鹏还发布了首个驾舱融合车载计算中心,将以小鹏XEEA3.5为核心,面向自动驾驶和通用人工智能布局,比上一代中央计算架构成本减少40%,同时性能可提升50%。

最后是制造方面,小鹏将投产前后一体化压铸车身,既能提高5%续航,还能降低10%-30%整车成本,而且下一代电驱系统也可以减少50%关键成本。

第三点便是普及。要知道,此前小鹏的城区智驾功能已开放了5个城市,而在11月底,小鹏会将其覆盖至25城,12月底覆盖至50城,让80%以上的小鹏汽车用户都能享受到这一功能,并在2024年实现全国主要城市路网全覆盖。

除此之外,在智驾普及方面,其旗下的G6、G9、P7i等Pro车型的技术架构将会与Max版本同源,大幅提升Pro版本车型的智驾表现。

增效、降本、普及,小鹏汽车的战略极其清晰,在将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到最好之后,小鹏汽车将会全力向“AI定义汽车”进发,在AI、大模型、端到端领域继续发力,完成对特斯拉FSD Beta v12自动驾驶系统的反攻。

届时,小鹏也将成为一家集AI与智造于一身的全新科技公司。

一边画饼,一边务实

AI定义汽车,让汽车更加拟人化,甚至完全实现人类的驾驶习惯,这一猜想看似很美好,但做起来的难度却不是一般的大。

要知道,特斯拉在此领域已经布局多时,在今年8月份,更是亲自直播了正在测试中的FSD Beta V12,吸引了千万名网友观看,堪称热度空前。但在前段时间的特斯拉业绩会上,马斯克却表示“我对FSD的进展过于乐观了”。

因为在8月的直播中,在FSD Beta V12自动驾驶运行到第19分钟时,就出现了一次险些闯红灯的迹象,这让人对其安全性难免怀疑。毕竟AI自动驾驶的饼画得再大,也比不上车主的生命安全。

但马斯克也表示端到端解决方案存在的巨大前景,因此会持续投资训练,与此前的言论相比,难免有些“打脸”嫌疑。

小鹏汽车的做法就比较巧妙,尽管在科技日现场,何小鹏尽力描绘着“AI定义汽车”的蓝图,什么端到端、大模型、全面AI定义汽车,但那是后面的事情,而小鹏要做的就是要踏向AI定义汽车的第一个台阶,轻地图、轻雷达、降成本、提性能、实现车型技术同源、提高城区智驾覆盖率、搞科技普惠……

展开查看更多

天和汽车科学岛

关注

小米测试车值得关注的细节是车顶的顶置激光雷达,有了这个配置就不难猜价格了;预计小米汽车不会是普通前驱代步车,这点从车辆的设计和早期命名的相关碎片信息可以得到验证,该车大概率会是提供后驱和四驱双选项的高性能车,这就注定了价格不会低。目前价格最低的后置后驱电动轿车是零跑C01 EV,起售价不到15万元,其次是深蓝SL03 EV和海豹等车;至此可以先大致确定价格门槛,随后要看哪些车配备激光雷达。目前有激光雷达、价格最低的轿车是小鹏P5,新款激光雷达版只是17万级,但是这台车是前驱;其次则是小鹏P7i,价格高出十万多哦。

所以小米汽车的价格不是很难猜,个人认为起售价会超过20万元,配备激光雷达的版本大概率会在30万元左右,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展开查看更多

汽车人传媒

关注

马斯克不止一次说,激光雷达上车这个选择很傻。很多人都从技术上分析,力图证明马斯克说得不对。


激光雷达毫无疑问能增强自动驾驶系统的感知能力,但配置了激光雷达,不只是买一个传感器的问题(相应车型都配置三四个固态激光雷达,覆盖前后轴向视野),还要采购相应的预处理软件,并且在算力端和存储端留出足够的余量。


要知道,激光雷达不管是否采取“前融合”处理方式,其数据量和连带的计算量,比其它传感器都高出至少一个数量级。如此吃硬件的结果,就是整套系统的成本上去了。



马斯克当然懂工程,他可能是从成本的角度看这个问题的。现在有个现象可以佐证他的观点,即今年以来,激光雷达砍单非常严重。


今年,登陆纳斯达克的中国激光雷达第一股“禾赛科技”,股价下滑了40%,最低跌至11.6美元(3月21日)。虽然2022年交付量超过8万台,但第四季度就占了4.7万台,这一比例看上去匪夷所思。


对第四季度交付大涨的现象,禾赛解释称,拿到了11家OEM商前装订单。唯一披露的是理想汽车的“纯电平台”,但未透露是标配还是选装。


美国一家专门从事证券集体诉讼的律所The Rosen Law Firm,正收集证据,试图指控禾赛“向投资者发布重大误导性商业信息”。该律所暗示,不但2022年禾赛交付数据不实,未披露的2023交付情况,也与声称的订单数量“对不上”。

这背后,就是特斯拉发动价格战前后,新势力和一些传统大厂集体对禾赛砍单。虽然外界无从获知砍单数量,但今年销量可以发现一些问题。



今年1月和2月份,新能源轿车榜单上,使用激光雷达且上榜的只有蔚来ET5,而上榜门槛5870辆;新能源SUV方面,符合同样条件的只有理想L8/L9、极氪001,上榜门槛不过3720辆。现行款蔚来ES6、问界M5,都没有配备激光雷达


激光雷达的真实需求,应该不会像禾赛的财务报告所言的那么乐观。这也是禾赛被职业讼棍盯上的原因。


软硬兼施,够用就好


在价格战期间上市的小鹏P7i,配置设定相对G9要简化很多。标配L2基础能力,低配不带激光雷达,算力芯片为一枚Orin-X;而高配则有两颗激光雷达(速腾聚创),相应的算力芯片增加为两枚Orin-X。


前者没有NOA和记忆泊车,而尚未落地的城市领航功能,也只在高配上出现,预计将归入订阅付费类,两者的差价为2万元。而预制NCA(城市高精度地图匹配)的车型,则又加2万元。


小鹏的做法很典型,就是低配下探到25万元以下,代价是砍掉高级智驾功能。



飞凡也采取了类似做法。当初飞凡R7上市的时候,可是以“堆料卷王”的面目出现的,号称全融合智驾和标配所有智能座舱功能。如今推出的低配版,砍掉了激光雷达,英伟达Orin芯片降级为Mobileye Q4H,5G网络将为4G,疲劳监测、自动变道、4D雷达由标配变为选装。

展开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